“新手机才用了1年就卡得不行,由于内存只有2个G,系统还自带不少五花八门的软件,这些软件不常用、占内存、卸不掉,让人很头疼!”
月日,记者在某手机售后服务点遇见前来重装系统的市民李婷,当她拿到已重置的手机时,发现“电子邮件”、“手机助手”等自带软件仍在,这令她很是无奈。
明年7月起,李婷的烦恼将成为历史。本月日,国家工信部印发通知,要求明年7月1日起,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把移动终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送回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可以按需选择应用软件,真正体现了“智能”和便捷。
◇本报记者 罗玲丽 实习生 李静 文/图
走访
六七种自带软件不常用“僵尸软件”占内存
对手机一族来说,从应用市场下载的应用软件,是想卸就卸;但对于手机里存在的多款系统自带软件,那可不是“我的手机我做主”这么简单。
月日,记者走访了“四方块”部分手机卖场,发现任意一款智能手机中,除了可卸载的聊天、新闻、购物等软件,系统自带的相机、短信、日历等均不可卸载。
记者翻看一款今年月上市、售价多元的智能机看到,在系统自带软件库里,当要卸载如收音机、放大镜、云服务、语音助手、电子邮件、我的下载、一键锁屏等软件时,系统会提示“系统应用,不可卸载”。记者又走访了不少卖场,发现上述情况基本类似,这些系统自带软件如同僵尸软件一般,占用着内存。
市中区街心花园部分手机销售商告诉记者,任何一款手机,系统自带的软件至少种,但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相机、短信、日历、音乐、浏览器,剩余的录音机、收音机、放大镜、手机助手等软件则很少用甚至不用。由于出厂时这些软件已被安装在手机里,即使还原出厂设置,这些软件也无法卸载,一旦强行刷机,很有可能影响整个手机的性能。
一些销售人员也坦言,待明年7月1日新规定实施后,这些自带的系统软件除了拨号、联系人、信息、相机等基本功能软件外,应用软件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卸载,但就目前而言,只能保持现状。
市民
自带软件太“坚强”新规强制瘦身是好事
根据工信部印发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
家住市中区大西街泥巴巷4幢的黄莉,对新规表示赞同:“系统自带软件的前提是,带给用户更多方便,但实际上很多强制预装的内置软件根本用不上,还会占用内存、影响运行速度、偷跑手机流量,能够让用户自行删除是好事。”
“每次看到手机里无法卸载的预装应用软件,用户们只能‘干瞪眼\’。自己的手机却不能自己做主,的确很尴尬。”市民杨梅表示,明年7月1日后,手机预装软件也可卸载,用户可以按需选择应用软件,真正体现了“智能”和便捷。
也有一些市民表示担忧,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机,诸如“淘宝”、“微博”等自带应用软件也不能卸载。“新规定实施后,这些不能卸载自带软件的旧版本手机何去何从是个问题,希望本着资源再利用原则,对版本较低的手机设置一套系统更新软件,让老手机也享受到新规的便捷。”部分市民建议。
业内
还权于消费者明年7月后智能手机行业将更加规范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新规定要求的“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其基本功能软件主要包括四类:一是操作系统基本组件,如系统内核应用、虚拟机应用等;二是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软件,如蓝牙、GPS、指纹传感器应用等;三是基本通信应用软件,如短信、拨号、联系人等;四是应用软件下载通道类型的软件,如应用商店等。
从事手机销售7年的某品牌内江片区销售经理祝女士认为,工信部此次印发的新规,最大亮点就是把应用软件的选择权,从生产商、销售商手中还给了消费者,可以有效整治部分无法卸载的预装软件,消除这些软件对消费者造成的无故扣费、损耗流量等烦恼,有利于规范智能手机市场,让生产商和销售商更加注重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从工信部印发通知,到明年7月正式实施,中间有7个多月的过渡期,这对生产厂家来说是一个老技术更新换代、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缓冲期。”她相信,不少大品牌会在明年1月到7月期间,逐步推出落实新规要求的新手机,更加满足客户需求。
她也提醒,在新规实施以前,用户不要采取强行刷机等方式,删除手机中的浏览器、手机助手、收音机等自带软件,因为这些方式可能影响手机的稳定性,一旦强行刷机后,手机也就难以质保。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明“市第七次党代会是立足内江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着眼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全省竞相跨越格局,综合研判形势,在科学把握内江市面临的战略机遇的基础上,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推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