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自己因严重肺病住院动了手术,后是妻子因患糖尿病致一只眼睛完全失明,成为一级视力残疾人——东兴区太安乡九莲村5组的陈明书两口子先后因病失去劳动力,还要供养一个女儿上大学,十多年来的日子,艰难得让村里人都为他们焦心。
幸运的是,在近两年掀起的脱贫攻坚热潮中,陈明书一家成为村里的重点扶贫对象。送政策、送资金、找路子,党员结对帮扶……在多方支援下,陈明书积极发展家庭养殖业,昔日贫病交加的一家人,逐渐在养猪中趟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典型——
◇本报记者 张小丽 文/图
家人相继患病,
他在贫病交迫中举步维艰
东兴区太安乡九莲村,是内江市现存个贫困村之一。因为没有支柱产业,村民增收困难,外出务工谋生已成为众多村民多年来的选择。
许多年前,年轻的陈明书也是村里外出务工潮中的一员。那时候,陈明书还没有被查出肺病,妻子也没有患上糖尿病。勤劳的小夫妻一个在外挣钱养家,一个在家务农持家,两人共同养育着惟一的女儿,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还算过得去。
不幸总在悄然间降临。不知道何时开始,陈明书常觉得胸闷、乏力,后经检查原来得了肺气肿。进行开胸手术后,陈明书的体力大不如前,为了养家糊口,妻子不得已在农闲时也来到陈明书所在的城市打工。岂料,就在打工期间,妻子的视力开始严重下降,不到一年时间,已有失明趋势,到医院去一检查,才发现是糖尿病。
两个壮年劳力相继病倒,做手术、看病、吃药,逐渐损耗着两口子为数不多的积蓄,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就这样一步步陷入贫困。随着时间推移,妻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年不能断药,一只眼睛已经完全失明。干不了重体力活,外出务工已经不现实,两口子只能回到家中务农为生。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几年,夫妻二人赖以栖身的老房子因为腐朽不堪不能住人了。家里仅剩1万元钱,修建新房远远不够,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只得四处借债。为了省钱,能自己干的活儿夫妻二人都亲力亲为,在亲朋好友和乡邻的帮助下,他们盖起了一栋简陋的砖瓦房。不料,此时女儿因为脑部疾病,需要住院动手术,接着,陈明书也因肺病动了第二次开胸手术。
债务缠身,一家三口相继患病,使得陈明书彻底“破产”。尽管他拖着病体努力务农,养鸡,养猪,可都因为没有摸到门道,而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状态。年龄都不过出头的两口子,成为了九莲村有名的贫困户。
党员结对帮扶,
他初次收获增收喜悦
从村委会办公室到陈明书家,坐摩托车不到十分钟,但除去部分平坦的内高公路,还需要经过一段蜿蜒崎岖的村道。
月日,在九莲村“第一书记”晋兴伟带领下,记者来到陈明书家探访,发现他家门前这条村道已经打好了基础,路坯上不时有渣土车来往穿梭,为下一步铺装水泥做准备。晋兴伟告诉记者,这条路计划于今年月底完工。届时,陈明书和邻近的几户村民,将彻底告别“出行难”。
自九莲村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像陈明书这样的贫困户就被列为了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在晋兴伟和村两委的牵线搭桥下,陈明书夫妻二人先后得以享受低保待遇。就在今年,他们还得到了一本贫困户就医优惠证。凭着这个“绿本本”,陈明书一家在镇卫生院看病,除了住院门槛费比一般新农合病人少交元,还可以得到额外两个5%的特补:报销比例提高5%,个人自付费部分医院补贴5%。这样一来,陈明书一家的就医负担得到大大减轻。
干部的关怀,政策的扶持,的确给陈明书一家带去了温暖。但是,仅靠这些优惠政策,若没有增收渠道,一家人将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无法过上好日子。如何彻底帮助陈明书一家“造血”,成为晋兴伟和村两委思考的难题。
通过多次上门走访,晋兴伟了解到,陈明书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他有养猪技术基础,过去多年都在养猪,只是苦于没有摸到门道,一直没能成气候。不过,村里有不少养猪大户都通过养猪挣到了钱。同时,猪肉是目前市面上最主要的肉食来源,且养殖技术成熟,生猪养殖周期短,基本4-5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市场需求量大,适合长期养殖。经过和村两委商量,晋兴伟决定扶持陈明书一家养猪致富。
九莲村5组党员村干部闻学德,是全村的养猪大户。仅在年,闻学德就养殖生猪多头,出栏肥猪头,年利润达5万元,生猪养殖经验丰富。结合党员***工程,村里让闻学德与陈明书结成对子,帮助这个贫困家庭发展生猪养殖项目致富。
对此,闻学德积极配合,他不但传授陈明书养殖技术和经验,在陈明书有困难的时候,还主动借资1万元助其购买饲料。因为动过两次手术,陈明书身体虚弱,自己种植的粮食不足以喂猪,经常需要购买大量的饲料。每逢此时,闻学德都会主动来搭把手,帮陈明书把饲料从难行的村道上扛回家。
与此同时,村里也积极伸出援手,先后筹集资金1万元,帮助陈明书购买母猪和饲料,扩大养殖规模。
送技术、借资金,在政策扶持和闻学德的倾力帮扶下,去年,陈明书就通过养猪实现增收数千元。今年,陈明书家的生猪出栏量更是达到了头,预计一年可以增收两万多元,照这样的形势发展,陈明书一家很快就能还清债务。
致富信心倍增,
他扩大规模要当养猪大户
通过养猪,陈明书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眼看着平坦的水泥村道这个月底就将通到家门口,他的干劲也更足了。他把家里一大半的房子都改成猪圈,计划下一步要继续扩大养猪规模,像闻学德一样,成为村里的养猪大户。
月日,晋兴伟和村里几名干部到陈明书家里探访时,只见他家院坝里,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猪圈已经砌起了几十厘米高的围墙。这些墙都是陈明书自己动手砌的,他兴冲冲的向晋兴伟比划:“等这个新猪圈修好了,至少还可以再多养七八头肥猪。”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陈明书和晋兴伟商量,能不能帮助他申请一笔小额贷款,用来购买更多的母猪。晋兴伟回答他,确实有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但是具体政策他了解得不是太详细,不过可以帮他打听一下。
听说今年陈明书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正在外面实习,但是没什么工资,孩子还在伸手向家里要钱。晋兴伟表示他所在的东兴区文广体新局正在招募文化志愿者,如果陈明书的女儿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以去试试。
转眼,女儿就将实现自食其力,致富的路子也已在脚下铺开,陈明书初尝增收甜头,由衷地感叹,“现在党的政策好啊,脱贫致富不是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段春秀内江的“甜城”美誉,由来已久。无论是甘蔗种植还是制糖技术,抑或是蜜饯生产,内江曾在全国都有“发言权”。虽然内江糖业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那段辉煌历史早已沉淀为一种文化,化作甜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