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挖出“穷根”开良方,贫困村庄大变样

来源:内江日报 2016-12-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邻近报恩桥水库的东兴区富溪镇天赐村,距离东兴城区不到半小时车程,但由于受“两山夹一沟”的特殊地貌限制,村里依然交通不便,产业、基建落后,村民增收困难,成为了省级贫困村。

年,全市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市公安局切实履行帮扶责任,派驻“第一书记”为天赐村找“穷根”、开良方,争取资金修村道、建提灌站,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一年多以来,村容村貌大变样,全村户贫困户中,有户今年年内将达到脱贫标准。

◇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

挖透穷根

业务骨干驻村开扶贫良方

月9日,雾霾夹击下的内江,天气阴冷。市公安局刑警贾军并没有像同事那样去单位“报到”,而是一大早就驾车来到了距城区多公里外的富溪镇天赐村。

村里,崭新的村道、村委会办公室、新村聚居点、水利工程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用了小半天,贾军才把这些工程一一巡视完。与村支部书记就工程事宜作了沟通后,贾军趁午饭时间还未到,来到9组贫困户胡文玉家,了解这家人的生活近况。

上述工作片断,构成了刑警贾军现在的工作日常。从年开始成为天赐村驻村干部,到年作为市公安局派驻天赐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书记”,他已在此扎根两年有余。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刑事侦查工作经验的刑警,贾军现任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是市公安局刑侦业务骨干。刚接到驻村工作任务时,贾军坦言“对农村工作一头雾水”,但是面对全局上下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刑警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及天赐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激励着他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要像抓公安业务一样抓脱贫攻坚,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全力聚焦冲刺脱贫攻坚。”带着局领导的嘱托,贾军暂别紧张的刑侦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听民声,成为市公安局派驻村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代表。

天赐村规模不大,只有个组户人,且外出人口特别多,实际在家人口不到人,大部分是老弱妇孺。居住在山沟里的村民们,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和散养牲畜为生,没有特色产业,增收困难,小小的村庄竟有户贫困户。

为了找准穷根,贾军用了半年多时间深入走访,全面了解天赐村的村情。走在村里坑洼不平的乡村土路上,看到木桩支撑的土坯房摇摇欲坠,干涸的堰塘龟裂出大口子,听到村民们对行路难、用水难的抱怨,贾军深深感受到作为驻村干部的责任。经过与村两委探讨,一个涵盖基建、产业、贫困户帮扶等方面的科学扶贫规划在贾军心里成形。

之后,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余毅带队先后3次到天赐村蹲点调研督导、召开座谈会、推进会,强化扶贫措施落地落实。局里还专门成立了扶贫调研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贾军开展扶贫工作。由于扶贫工作推进有力,贾军被东兴区委评为今年第三季度“优秀第一书记”。

精准帮扶

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记者随贾军来到一户村民院坝里。

岁的胡文玉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儿子收拾着院子里的树枝,准备砍来当柴火。由于早年得病,胡文玉的儿子今年多岁仍然单身,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俩的房屋早已垮塌,如今他们只能借住在女儿家栖身。

为了帮助这母子俩过上好日子,贾军为他们争取了易地搬迁修房资金,一栋平方米的新房如今已屹立在院坝对面的山坡上,很快母子俩就能入住。与此同时,考虑到胡文玉的女儿有一口鱼塘,市公安局便出资帮助其购买鱼苗,让胡文玉的儿子帮忙看守,以此增加收入。

贾军谋划着,未来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后,胡家的鱼塘就可以吸引游人前来垂钓,这将为母子俩带来更多收入。

胡文玉只是天赐村户贫困户之一。自去年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采取几帮一的方式,将户贫困户落实到人头。帮扶责任人每月组织民警、职工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及时梳理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意愿,制定出个性化脱贫方案,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8组“五保户”胡文友,患有精神疾病,本人又拒绝到富溪镇敬老院,多年住在岩洞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市公安局和富溪镇政府共同对天赐村一间两居室的房屋进行了修葺,让胡文友告别岩洞生活;因病致贫青年颜超,由于无户籍无法购买农村医保,贾军协调市公安局利用DNA技术解决了其户籍问题,让其顺利享受到医保;根据贫困户的意愿,今年年初市公安局还为户贫困户每户无偿发送价值元的只兔苗,扶持他们发展家庭养殖致富……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已为户贫困户提供养殖资金9万余元,组织局机关民警、职工、辅警捐款3.5万元。户贫困户中,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修建新房。经过东兴区政府的考核验收,现已有户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

大兴基建

村民告别行路难吃水难

在天赐村的旧村办公室门外,一条水泥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腰。村支书翁昌德说,过去,这是村里唯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只有组和4组村民受惠。此外,受地理条件限制,村里缺水严重,村民们吃水困难,是困扰村里多年的大难题。

“天赐村之所以穷,根源在缺水、缺路,基建搞不上去,产业发展不起来。”贾军说,到村里后,为村民修路、找水,就成了第一要务。

要项目,找资金,在贾军的积极协调下,共为天赐村争取到余万元基础建设资金。如今,一条3公里的环形村道,将村子和报恩桥水库紧密联接到了一起;一个投资余万元的提灌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目前已完成泵房和部分管道建设,预计明年初就可投入使用。

“提灌站建成后,将使天赐村村民彻底告别吃水难、用水难的历史。”贾军兴奋地告诉记者,除了这两项工程,村里还在进行“美丽新村”项目建设,一个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村委会办公室预计本月底完工,涵盖村级办公场所、医务室、图书室等,另配有约平方米的活动场所;村子的另一边,一条长3.8公里的村道已经打好路基,完工后将形成组组通,让村民出行不再难。

引进产业

村庄“造血”能力大增

去年,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贾军依托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村两委指导村民们种植了余亩南充菜,通过分散种植、统一收购的方式,让村民们初尝增收红利。

“但仅凭这种方式,村里没有成规模的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具有可持续性。”贾军并不满足于此,他“瞄上”了与天赐村相邻的报恩桥水库。这座水库蜿蜒曲折,两岸青山连绵,环境幽雅恬静,被网友誉为“小三峡”。目前,东兴区正致力于将报恩桥水库打造为新的旅游景点之一,天赐村也被纳入全市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瞄准这一契机,贾军将发展特色农旅产业作为了天赐村集体增收的主要产业。

目前,结合村里的养蜂产业基础,天赐村正在申报一个中华养蜂养殖协会,计划将来通过流转土地采取收管理费、入股分红、大户带散户等方式,一方面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一方面帮助村民增收。

站在新建的水泥路村道上,看着即将完工的提灌站,贾军显得踌躇满志。他指着新建村委会办公室门前那一大片田地告诉记者:“这多亩土地已经流转给了一位业主,等道路和用水的问题都解决后,将用于基围虾和对虾的养殖。”

贾军说,按照规划,明年天赐村就将退出贫困村,蜕变成一个山清水秀的乡村旅游富裕村!

新闻推荐

斜坡正对居民楼 刹车不及,三轮曾一头冲进去居民呼吁:希望修建保护设施 社区:将结合老旧院落改造一并实施

日前,《内江晚报》以《这段斜坡路面太滑市民抱怨:最多一天摔5人》为题,报道了市中区劳动巷号斜坡路面太滑,多人摔倒的消息。近期社区结合老旧院落改造工程,对劳动巷号斜坡路段开始改造,受到市民欢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挖出“穷根”开良方,贫困村庄大变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