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第十四届甜城美食文化节在内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吸引了众多市民现场品尝。
东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康厚林在开幕式上说,东兴区连续成功举办的甜城美食文化节,打造了区域服务业发展知名品牌,以美食促进商贸流通、以美食带动旅游休闲,促进了全区服务业繁荣发展。东兴餐饮业的崛起和持续高质量发展,正是东兴区狠抓现代服务业的缩影。
◇李建明文/图
三产业成为东兴第一经济产业
据东兴区有关部门统计,近10年来,东兴区服务业保持了每年9%以上的高速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中蝶变为东兴区第一大产业。特别是就业机会和从业人员极大增加,仅2017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2.2万人,占全区社会产业人员比重的37.2%。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东兴区抓住了内江新城建设中主战场的机遇,全力培育和打造的结果。”东兴区商务部门负责人说。
东兴区抓住内江城市北移、城市发展主战场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措施,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现代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养老健康、总部经济等新型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通过几年的努力,东兴区的城市商务中心基本形成,主要以汉安大道为轴线,内江万达广场、大商兆信、北京华联、欧锦行、内江电子商务产业园、高铁站前广场、内江农产品展示中心、万晟城、高桥园区构成了新的城市核心商圈。这标志着东兴区从此结束了无商圈的历史,形成了内江新的城市中心、商务中心。特别是谢家河商贸集聚区,是四川省商贸集聚示范区之一,也是内江市唯一一个省级商贸集聚区。该区域集中了内江万达、川粮网、内江烟草公司、中石油内江公司等大型商贸骨干企业30余户,各类工商企业2600余户,年交易量超百亿元。
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经过科学调研,结合当前发展现状,东兴区再次重新定位和布局区域产业,以“两个新城,三大园区”为载体,建设商贸服务、现代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内江城市商务中心和城市后花园,立足内江,配套成渝,“南向”大开发。
东兴区以服务业产业园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园、一道、一库、三山”景区,一山一水一路一树一景区,形成不同主题、特色鲜明的景区。景区互联,智慧生命,绿色发展,让万晟城片区、职院片区和省监狱片区通过公园有机串联,形成服务业集聚、乡村振兴、城市拓展的良性互动。
同时,推进电子商务、现代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商方面,积极培育电商主体,加强要素扶持,精准培育本土内生型优质企业,推动电商主体队伍阶梯发展,夯实产业递进发展基础;旅游方面,提升重点旅游项目的资源品级、文化品牌,构建大型的旅游产品载体和名片型项目,打造具有标识性和独特性的城市气质和形象品牌;现代物流方面,结合内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需要,加快推进内江物流港暨中央厨房建设;健康养老方面,加快推进大冲山大嘉汇国际养生城项目落地,探索宜居城市、旅游+健康养老发展新模式。
全方位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东兴区商务部门全力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向个性化、体验式、服务型方向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品质、服务、绿色消费,实施品牌战略、老字号提升行动,以品牌闯市场,推动“川货出川”。
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专合社建设,推进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引导追溯产品进超市、进商场、进电商网络等。积极发挥餐饮、家政、茶馆在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推动居民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挖掘、传承大千美食文化、甜城美食文化,鼓励行业协会在诚信建设、服务标准、技能提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同时,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趋势,拓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各流域的运用,以数字化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深化电商与“农旅文”、农产品加工等融合发展。开展“电子商务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示范,推进网络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鼓励服务业电商技术应用,积极发展无人零售等智能服务体系,打造电商便民一站式服务圈。
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出台服务业发展鼓励措施,强化统筹协调,完善部门会商、统计监测、运行分析、目标督查四大工作机制。
站在新的起点上,东兴区再次抢抓发展新机遇,让服务业向更高更强迈进。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孙慧娟)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禁毒工作部署,深化内江市禁毒宣传教育,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