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晓凤 文/图
东兴区富溪镇天赐村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计387户106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37人,其中41户108人已脱贫,尚有11户29人未脱贫。
6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该村“第一书记”曾诚来到村里,蒙蒙细雨中,掩映在绿树青山中的村庄更显宁静。
2017年4月,来自内江市公安局技侦支队的曾诚开始担任天赐村的专职帮扶民警,今年3月正式成为该村“第一书记”,也是市公安局派驻该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
按照派员单位同村“第一书记”的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要求,曾诚和其派员单位市公安局紧密配合,并与另一帮扶单位东兴区疾控中心及其帮扶人员一道,为天赐村的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让天赐村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2016年,天赐村一条连接5个村民小组的长约3.7公里的公路获得修建指标,但部分建设资金需要村民自筹。天赐村全村人口仅1000余人,筹资难度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修建进度。同年7月,市公安局干部民警积极捐款,加上该局压缩办公经费,共筹得30万元资金,专项帮扶天赐村。其中,10万元直接作为该条公路的建设资金,为公路修建补齐了资金缺口,解决了天赐村5个组的村民出行问题。截至目前,在两任“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天赐村硬化公路总长度已达12.4公里。
2017年4月底,市公安局还向天赐村捐赠了空调、电脑、打印机、文件柜、办公桌等办公用品。
天赐村的地形为“两山夹一沟”,水源问题是村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虽然村里有一个“报恩桥”水库,但由于水位与土地落差较大,村民们“看得见水却用不上水”,因此,村里的许多土地都撂了荒。
村党支部书记翁昌德说,以前曾有业主到村里考察,但看到公路不通,灌溉问题也不能解决,看看就走了。
2016年12月,作为帮扶单位的市公安局协调多个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共计约105万元,建成了大山提灌站。提灌站修好后,通过从水库提引水源,村民们发展农业生产方便多了。
公路修好了,提灌站建好了,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天赐村成功吸引了投资业主。目前,村里已经有200余亩的柑橘种植园,形成了“张波养羊专业合作社”“东兴区金池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江市天绿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三驾马车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第一书记”曾诚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天赐村脱贫攻坚工作,市公安局与天赐村通过“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成功结对,并以此作为平台,开展了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等工作。
在“第一书记”管理上,曾诚与市公安局派出的其他5名“第一书记”一样,每月都会进行工作总结,并在市公安局召开的例会上汇报近期工作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派出单位与村“第一书记”“三个捆绑”机制,曾诚与其派出单位市公安局同心协力,共同为天赐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如今,村里道路通畅,产业初具雏形,村民安居乐业,天赐村实现了“蝶变”。
新闻推荐
松山南路小区违建基本拆除完毕共拆除23处 违建面积300余平方米
(全媒体记者张生俊)6月20日,内江经开区城管执法大队、壕子口街道、松山社区开展联合执法,对松山南路小区及周围的违建...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