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金龟湖、漫山遍野的巨桉树、掩映在山林间的白色民居……驱车进入市中区龚家镇,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画映入眼帘,令人沉醉不知返。
目前,龚家镇拥有退耕还林7000余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0%,素有“中区绿肺”的美誉。然而在过去多年,守着这天然“氧吧”,周边村民却没有尝到绿色经济的甜头。
今年,在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龚家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动员返乡创业人员,在当地跨虹村选址规划建设一个占地近600亩,集休闲、娱乐、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涵养旅游度假区,不仅将带动当地经济,也将解决周边村民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
◇本报记者张小丽文/图
现状:
6成村民外出务工
天然“氧吧”养在深闺待人识
6月的龚家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抚触过后,山野乡村间水雾缭绕,衬得成片的山林愈发生机勃勃。巨桉树笔直地矗立在路边,林间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这样的生态场景,在龚家镇乡村小道上随处可见。据龚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智超介绍,自2001年以来,龚家镇就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巨桉树,目前已有退耕还林7000余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0%,位居市中区前列,素有“中区绿肺”的美誉。
除了成片的巨桉林,这块“绿肺”上还横亘着金龟湖水库,水库四面环山,坝下深谷狭长。因山的走势,湖内形成一弯又一弯狭窄的水道,连通着一个又一个宽阔的湖面,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景致。
然而,坐拥这样优越的生态资源,周边村民却没有尝到绿色经济的甜头。以金龟湖水库下游的跨虹村为例,该村位于龚家镇东北方向,处于寿溪河旅游开发景区核心地段,属典型浅丘农业村、林业村,距离场镇2.5公里。现有人口346户1010人中,外出务工人员达到630人,约占总人口的60%。同时,留守在家的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红薯为主要收入来源,增收途径单一,产业发展乏力。
此外,跨虹村向阳坡地段位于寿溪河流域,滩涂地形,蓄水功能严重缺失,蓄水量非常不足。滩涂沿线变窄,杂草丛生,径流量小,偶尔还会出现断流情况,给该村3个小组的居民饮水、出行带来不便。
探索:
“靠山吃山”
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旅游业
一头连着金龟湖水库,一头紧挨寿溪河,周边还有茂密的生态林,这样绝佳的生态优势,使跨虹村备受外地游人青睐。据当地村民介绍,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兴起,不时有游人到村里垂钓、踏青。
这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2015年,当地返乡创客王星永开始依托跨虹村独有的林地资源和水资源,发展鸡鸭鹅和鱼类养殖。后来,为了配合寿溪河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发展,王星永忍痛割爱,主动放弃养殖业,转型旅游产业。
如何使跨虹村的生态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据跨虹村大学生村干部刘小莉介绍,在龚家镇政府的引导下,该村确定与王星永合作,打造以山、水、林等生态元素为构成框架的生态涵养旅游度假区,走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作为龚家镇农村改革先行试点村,跨虹村率先开展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清理核实和成员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注册成立了内江市市中区龚家镇跨虹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并以“村集体+专合社”合作模式,将财政支农资金入股内江市永向阳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度假区。其中,财政投资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归村集体,专合社支付村集体费用获取固定资产使用权。村集体按照财政投资额比例保底收益+分红收益模式获取收益。
据周智超介绍,财政支农资金135万元用于修建防洪蓄水大坝,村集体按照财政投资3.6%年保底收益+分红收益模式获取收益;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试点项目资金100万元用于修建旅游住宿特色木屋、旅游公厕、生产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村集体按照财政投资6%年保底收益+分红收益模式获取收益。
按照约定,财政投资235万元保底收益10.86万元,人均实现收益107.52元,待经营规模扩大,产生旅游效益后将增加村集体分红收益。
规划:
依山傍水
600亩生态涵养旅游度假区初见雏形
6月21日,记者来到跨虹村探访,只见景区雏形初显。在两岸茂密的桉树林掩映下,一条蓄满水的人工湖蜿蜒在山间,碧波荡漾。长约1.5公里的观景步道沿湖延伸,周边怪石嶙峋,沿岸李树和梨树上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丫。在一侧湖岸边上,4间木质小屋坐落在山林间,颇有几分隐逸之风。
景区负责人李发良指着小木屋告诉记者,这些小屋将来会向游人开放,可供游人居住,修身养性。
周智超则告诉记者,如今,昔日的乱河滩变成了景观区,周边有了路,大大方便了行人。而自从有了人工湖,周边村民的饮水问题也迎刃而解。
据了解,整个景区占地近600亩,目前已建防洪蓄水大坝2处,环形游步道3公里(双边)、旅游木屋4座、旅游公厕2座、管理用房2处,已发展淡水养鱼100亩,另有观赏性花卉,林下跑山鸡等特色产业。
按照规划,景区将依托斗折蛇行的地形与幽静的山水环境,以《小石谭记》中对环境的勾勒与描述为设计构思理念,对空间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三区六组团、小石九景”的结构,打造影响内江、服务成渝,集休闲、娱乐、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涵养旅游度假区。
在李发良的设想中,建成后的景区,天上有鸟飞、地上有鸡鸣、水中有鱼游。游人在此可以品生态农家饭,体验原始农居生活,畅享特色水上项目,可以垂钓、摘果、赏花……真正把跨虹村乃至龚家镇的生态资源变成旅游景观,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新闻推荐
两行人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轿车撞伤。事发后,交警认定,肇事方负全责。按理说,医疗费理应由肇事方全部承担。然而,法院...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