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内江新闻 > 正文

药材飘香产业兴——东兴区狠抓中医药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6-23 06:36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11月21日,专家组对东兴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国家级评审。专家组通过看基地、看医院、看乡镇、看资料、听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了东兴区在“医、产、养”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情况,对东兴区取得的成绩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今年3月底,东兴区顺利通过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国家级评审,中医药产业在全区迅速发展起来——

◇本报记者 钟雨君 文/图

守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6月5日,记者来到东兴区石子镇车星村,从“车星坡”的小山顶放眼望去,宽阔的平坝,起伏的山峦,往日的荒山荒坡早已不复存在,四周全是新栽种的枳壳树苗。“合作社第一期种植的3000多亩枳壳,在这个小山顶上基本能看完。”东兴区方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方文介绍说。

从山顶上望下去,大片大片的枳壳地里,一排排枳壳苗在烈日下迎风摇曳。几十名村民一手拿着小锄头,一手提着肥料,在树苗旁边挖坑、撒肥料。“这些枳壳苗去年才栽种的,长势还不错,再过两年,就可以挂果了。”当地村民曾忠文轻轻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摸了摸身旁的枳壳苗。

“自从村里流转了土地,栽种了枳壳苗,几乎每天都有活干。”刘仁刚是来自6组的贫困户,看着自己亲手培育的这些苗子一天天长大,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守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多亏村里引进了一个好产业哦。”

合作社技术总监王志明介绍,枳壳是一种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作物,丰产期每亩的鲜果产量可达10000公斤左右,亩均创收能够达到20000元以上。他指着不远处的几排大棚说:“那是我们的育苗基地,苗床上现有幼苗200万株,通过嫁接,可以满足18000余亩土地的移栽用苗。”

“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基地1万亩,辐射带动村民种植10万亩,全部种植川枳壳,因为东兴区是枳壳种植的最佳区域之一。”邹方文向记者解释,祖上是中医,父亲在他小时候就开始做中药材生意,他从小生活睡觉的地方都堆放着中药,所以对中药既熟悉又充满感情。

2013年下半年,邹方文成立四川涪丰药业有限公司,落户东兴区同福镇石缸村。2014年,他又成立了东兴区方文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动同福、富溪、苏家等乡镇种植白芷、黄荆、栀子等中药材。2016年5月,合作社在石子镇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枳壳,并带动周边村组农民一起种植,现已达到5000亩左右,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

中医网络惠及千万群众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东兴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品加工、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产业发展。

目前,东兴区培育了千草生物、涪丰药业和菲德力3户中药种植制药规模企业,在石子镇、富溪镇、苏家乡、同福镇等种植栀子、枳壳、铁皮石斛、金线莲、暗紫贝母等价值较高的中医药品种13种,面积达2万余亩。占地250亩的“四川千草现代生物农业科技示范园”,在2016年10月被省旅游局和省卫计委初步评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目前,东兴区已建成铁皮石斛和金线莲等名贵中药材展示中心;投入800余万元,用于各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购买中医设备设施和打造中医馆;投资5.8亿元,将东兴区中医医院整体搬迁至汉安大道东段,预计201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全区通过宣传教育、中医服务、考察交流等形式,全力营造创建工作浓厚氛围。从2017年起,将每年的4月28日定为全区中医药传统疗法体验日,组织中医药医师走进农村、社区、家庭、校园、机关、企业开展知识普及、健康咨询、中医义诊等活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相信中医药、应用中医药。

全区还统筹推进“扩大中医科规模、规范中医科设置、加强中医人员配备”三项重点工作,2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计服务中心,增加中医科室业务用房面积1800余平方米,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30人。坚持把村卫生室网底建设作为农村中医工作重点,424个行政村均建有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配置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54.25%的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达100种以上,其他村卫生室均配备中成药达50种以上,基本满足当地村民中医药服务需求。

同时,坚持把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作为创建重要工作,采取人才引进、培训培养等方式,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积极开通区级医疗机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试点,采取“引进研究生不受编制限制、招录本科生可直接到重点中医药院校现场招考”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步伐。近三年来,考核招聘25人,其中中医类人员12人。同时,鼓励乡镇(中心)卫生院聘请当地名中医,充实了基层中医药技术力量。

坚持每年组织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计服务中心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和适宜技术培训,鼓励全区医务人员参加中医培训和进修。出台了《内江市东兴区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和确有专长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组织16名中医医务人员参加全省组织的师承人员和确有专长考试,新增中医业务骨干9名。

一条从县区级到镇村的中医药发展网络已基本形成。

中医康养成为旅游胜地

中医药源于自然,并与自然交融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已修炼成一朵耀眼夺目的奇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地中医康养文化应运而生,东兴区的中医康养也开始起步。

6月5日下午,位于东兴区田家镇的四川内江千草中医药康养文化村种植示范基地,在艳阳下更加宏伟壮丽。经过几天的铁皮石斛鲜花采摘活动,园子里只剩下了少数嫩黄的花朵,仍然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基地负责人罗崇玮说,铁皮石斛从每年4月中旬开花,采花期要持续到6月中旬,目前铁皮石斛正处在盛开季节,现在的石斛鲜花年产量约4吨。

四川内江千草中医药康养文化村位于东兴区旅游发展规划核心区——长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9000余亩。未来的康养村将是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目前基地的铁皮石斛产品种类有20余个。”罗崇玮表示,康养村将利用一年一度的石斛花资源,举办石斛花节,向广大群众展示公司的系列产品,实现由单纯药材向“中药+旅游”的转型。

由中药材种植带动旅游,在东兴区多个乡镇都能找到影子。高梁镇杨岭村的一个抱团养老中心,周围山坡上栽满中草药川射干,夏天盛开着蓝色的花朵,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

石子镇车星村枳壳基地,清流河绕基地而过,基地上四通八达的便民道路,整齐有序的枳壳树,开花时的浓香,又将是一处中草药旅游新景点。

东兴区委、区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计划及全区目标考核体系,并制定中医药发展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东兴区中医药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新闻推荐

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开展“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主题宣传活动

6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围绕“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主题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呵护甜...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药材飘香产业兴——东兴区狠抓中医药产业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