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文明城市创建、文明细胞创建、晒晒我的好家风……在内江,一系列宣扬崇德向善的活动陆续开展,掀起了人人学习榜样、争做先进的良好风气。这些正是内江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沿着十九大精神的指引,内江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江各行各业落地落实,并以此引领弘扬社会正能量,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姜晓凤 文/图
弘扬核心价值观
引领良好风尚
东兴区西林街道五星社区在社区文化环境的打造中,巧妙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宣传栏、空墙壁、社区办公室走廊、草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出现在各个角落。
作为全市首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之一,五星社区仅是内江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17年底,内江市成功创建22个市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3个省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借助内江日报200余套“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建立“甜城连心桥·网络社区对话”平台,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人物与网民线上互动交流;通过创新载体,融入文明宣传,直播互动交流,实现公益宣传线上线下全域覆盖;在高铁站出口、城乡主干道、建筑围挡以及公交、出租车车载宣传等重要节点位置设置公益宣传点500余处,设立路名牌公益广告画299块。
与此同时,宣传内容及形式也在不断丰富。近年来,内江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创新设计了动漫视频、微视频、典型专题片、公益广告片、宣传手册、宣传画等,在各大平台进行滚动展播,在街道社区、镇村院落等进行发放张贴。市中区廉政公益广告《粽有青白》还登上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内江市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全媒体宣传报道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及诚信先进典型等情况,相继刊发相关稿件300余篇;印发《关于搭建市级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曝光平台的通知》等文件,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发挥榜样力量
推动实践养成
建设文明社会需要人人参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重中之重。选育典型,学习典型,成为提高公民价值境界的重要手段。
“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是内江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找典型、讲典型、学典型”工作主线,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媒体寻找等方式,从全市各行业各领域一线、基层和普通公民中挖掘、推荐十爱典型人物,2017年干部群众参与评选投票量高达1400余万人次,评选产生季度典型人物56名、年度十佳典型人物22名,并隆重举行十佳典型人物颁奖典礼。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内江市已成为常态。今年1-5月,内江市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入选“四川好人榜”。4月19日,内江市成功承办四川省首场“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来自全省的40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精神文明报社有关负责人,各市(州)文明办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全市干部群众近800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了20余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齐聚内江参与现场报道,推出重点报道24条,国内50余家门户类网站转发稿件180余条(次)。四川电视台、内江广播电视台推出专题报道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内江日报、内江晚报推出12个整版报道;凤凰网、四川文明网等平台进行全程视频(图文)直播,网民访问量逾140万人次。新华社关于发布2月“中国好人榜”的新闻通稿,对包括吴俊寰烈士在内的8名“中国好人”代表作了重点推介。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刊发转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深化文明创建
培育文明“细胞”
“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内江多点发力。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重新申报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制定《内江市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任务分工方案》,分解创建任务,落实创建文明城市所涉及的责任单位。组织成立文明城市创建义务监督员队伍和文明交通劝导员队伍。
以“学习雷锋活动月”和“公民道德宣传月”为契机,举办内江市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表扬2017年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和优秀志愿者。在市内媒体开设专栏,在时政、要闻、民生等版面和时段跟踪报道创建工作举措和成效,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了浓厚氛围。启动拆除违章建筑行动,依法认定违建8021处。截至5月底,全市已拆除2142处、23万余平方米,极大消除了城市公共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扎实推进市、县级文明村镇创建,研究制定双50%目标创建计划。科学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统筹推进“四好村”建设,打造一批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文明村镇。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加强对文明单位的常态化管理,建立双向畅通的联系机制。引导文明单位结合行业优势和自身实际打造文化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力量;引导文明单位参与公益活动;引导570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或对口帮扶,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让农民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契合家庭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创评活动。两户家庭荣获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两户家庭荣获2018年度全国五好家庭,4户家庭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五好家庭。截至目前,全市已评选出“星级文明户”415户,“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等808个,选出好家规、好家训268条。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民生工程,并给予经费保障。开展文明校园“亮身份”活动,所有文明校园在学校门口统一摆放“您已进入XX文明校园请注意言行举止”展架温馨提示。完成第二批内江市文明校园验收工作,46所学校创建为市级文明校园。
开展精神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深化“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扶贫十大行动,广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基层治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为贫困村聘请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3000余人,在所有贫困村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援助联络点,化解矛盾纠纷2090余件。将十爱理念融入村规民约,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全市已修订村规民约917条。
开展移风易俗,制发了《关于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黄赌毒禁委会 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通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道德失范、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盛行、黄赌毒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全市建设农村道德讲堂726个,开展道德讲堂1030场,在695个村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黄赌毒禁委会等自治组织。
弘扬时代新风,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传统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活动,大力倡导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上网,大力弘扬忠义守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崇尚文明的社会文明新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韦小梅文/图“大家抓紧点,争取今天把这一片清理干净!”7月5日上午,一阵小雨过后,市中区靖民镇石坝村组织...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