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一“包”一“面”走天下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2-04 11:02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文/图

位于威远县河北街的杨记叉烧包店,门口悬挂着一块颇具年代感的黑色木质横匾。来到这家店的食客,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品尝这里的叉烧包和红汤杂酱面。这碗面之所以受欢迎,和其中秘制而成的杂酱有很大关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父母就在东兴区桐梓小区附近开店卖面,一碗爽滑筋道的红汤杂酱面,搭配一个酥脆咸香的锅盔,味道巴适得很!”店主杨新远告诉记者。

过去,店内的红汤杂酱面一碗4角钱,学校的老师、学生常常来光顾,人气爆棚。

杨新远的妻子李英笑着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到婆婆开的面店帮忙,他们一天能卖一百多斤面!”

在威远开店后,杨新远和李英从父母那里掌握了熬制杂酱的秘方,6元钱一碗的杂酱面走势很旺,每天要制作将近10公斤杂酱。

清晨5点多,烹饪开始。五花肉末、郫县豆瓣、良姜、干贝等二十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在锅中反复翻炒将近两个小时,渐渐地,浓香四溢,来吃面的食客忍不住喊一句:“老板,多加点臊子嘛!”

“好嘞!”

说着,李英点火,将锅里的高汤烧开,扔入水面,麻利地将调料打点好,放入烫熟的青菜叶,等到面浮起来,起锅,装碗,撒上葱末、香菜、小米辣,点睛之笔在于香浓扑鼻的杂酱,舀一勺子倒在面上,肉末散发出微微的焦香,很快红油汤就晕染了整个汤面,惹人垂涎。

一碗面,几分钟就做好了,配合着米汤,最是美味。

在李英夫妇店铺隔壁卖鞋子的店主罗淑英常年光顾杨记叉烧包店,“几乎每天早上,我都在这家店吃面、吃包子。他们要是哪天不开店,我还很不习惯。”罗淑英笑着说。

以前,李英夫妇的杨记叉烧包店开在广场路,距离罗淑英的店比较远,她就经常托朋友给自己带杂酱面和包子。两年多前,李英夫妇的店铺搬到了她隔壁,这让她非常开心。

“现在反而成了我给别人带早饭了。”说着,罗淑英拿上买好的早餐走出店门,准备给朋友送去。

每天,除了来店内吃面的客人,还有不少人通过手机平台下单,外卖小哥一天得跑多趟杨记叉烧包店。

忙碌的生意使得李英夫妇一年难得有休息日,伴随而来的是美食名气越来越大,被四川省美食家协会评为“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名小吃”,被中国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绿色健康名优小吃”……

2月8日开始,将参加“甜城味幸福年”2018·内江美食之旅活动,与来自内江各地的美食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美食盛宴。

新闻推荐

威远县借力电子商务助推***

(全媒体记者刘科志)1月30日,记者从威远县有关部门获悉,威远县以创建“四川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带动贫困户增收,取得了显...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包”一“面”走天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