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会现场
培训结束后汇报表演现场
从5月16日开始,来到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就医的病人发现,医院和往常有些变化。5层楼的就诊大厅增加了盆栽、绢花,还放置了饮水机、座机电话,无论是门诊导医还是检验医生,都是统一着装、面带微笑,“您好”“请稍等”这样的礼貌用语随时可以听见。
原来,为了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5月12日至16日,资中县人民医院特邀成都市某职业培训学校专业老师,对医院医保、药剂、功能、检验、财务等窗口科室及护士长、门诊导医开展了5天4夜的“医院标杆窗口”岗位辅导培训。
主动服务
导医兼职当“保姆”
5月的一天,导医杨天秀正在门诊3楼大厅上班,一个小朋友的哭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立马主动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5岁的涛涛(化名)不小心和妈妈走失了。
得知情况后,杨天秀将他带到了门诊部护士长李鑫的办公室,在办公室,杨天秀一边安慰涛涛,一边询问涛涛的家庭情况。李鑫则来到医院保卫室,通过广播寻找涛涛的家长。李鑫回忆说:“当时家长见到孩子时泪流满面,以为孩子被人抱走了。”
这样的小事,对于门诊部的导医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只是在“医院标杆窗口”岗位辅导培训后,服务内容更加规范。
看到有病人前来,导医不仅要主动询问,而且当病人对就诊流程不清楚时,还需要详细为其分诊、带路,指导下一步将做什么。在培训过程中,导师不仅会在现场指导,而且还会藏在暗处观摩,拍下导医们的工作状态,对不规范的再次讲解。
除了服务态度变化,医院也注重硬件条件的改善。李鑫介绍,为了给病人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5层楼的门诊大厅都添置了饮水机、座位、便民电话,随时供病人使用。
规范形象
医生晨会温习院训
“仁爱、奉献、诚信、创新”,每天早上7点50分左右,医院检验科会议室里总会传来这样一句嘹亮的口号,这是资中县人民医院的院训。晨会制度是岗位辅导培训之后,检验科确定的一项新规。
晨会上,29名医护人员对站两排,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温习院训、科室质量方针,目的是为了提高精气神,加强科室凝聚力。“晨会制度实行之后,医生上班迟到现象明显改善。”检验科主任陈正文说。
陈正文介绍,在培训过程中,导师从职业形象、服务行为、5S导入等方面,对检验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着装方面,要求统一穿工作服,男士穿浅色里衣,女士裙长不超过白大褂,不能穿拖鞋。晨会时,医务人员就会对照这些标准,整理着装,达到要求后再开始工作。
在文明用语方面,检验科结合导师的要求,根据自身实际,适当增加具有科室特色的温馨医嘱,例如“请您按压5分钟”。
陈正文说,刚开始,不少医护人员有一点抵触情绪,但是当行为变成习惯之后,当科室形象、精神面貌、周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后,当病人的抱怨逐渐减少之后,培训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
扩大成效
培训将在全院推广
此次“医院标杆窗口”岗位辅导培训从 5 月 12 日到16 日,持续 5 天 4 夜,医院特邀成都市某职业培训学校专业老师每日夜间组织集中培训,对象涵盖医保、药剂、功能、检验、财务等窗口科室及护士长、门诊导医。培训内容包括导入职业形象、医患沟通、5S 现场管理标准和优质服务理念与技巧。
辅导培训中,老师深入各窗口、岗位现场指点,及时纠错,共同提高,使培训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医院办公室主任张前彬介绍,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医疗服务品质,重塑医院形象,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总结经验之后,医院将在全院推广。
从一个动人微笑,一句轻声问候,到一个到位手势,一个标准动作,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和辛苦付出后,医院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窗口科室旧貌换新颜。
医院副院长黄平说,医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把培训所学认真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饱满热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院方供图)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刘章伟记者黄晓庆)为帮留守儿童过有意义的暑假,读一本有益的课外书籍,近日,内江市资中县双河镇关工委、团委、计生办和计生协联合,在全镇发起以“四川志愿、携手圆梦”为主题的...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