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专题会议
教室里,同学们聚精会神的看着黑板,讲台上的老师右腿直立,左腿弯曲地跪在一张凳子上,一边书写板书,一边挪动凳子。这样“奇怪”的一幕发生在两月前的资中县第一中学,为了不影响学生参加高考,数学老师黄勇在左腿骨折未愈的情况下,瘸着腿回到了教学一线。老师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年级组分层教学、培优补差,学校高度重视、保障后勤,周全细致的备考网络下,2015年,面对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情况,资中一中再次续写了“低进高出,高入精出”的新辉煌。
重本上线64人,二本上线342人,超额完成市、县教育局下达的最高目标任务,本科上线人数连续11年居内江市市级重点中学第一名。学校精品班(生源质量只相当于省重点学校的普通班)学生本科上线率都超过90%,重本率都超过30%。
完善后勤保障
培优补差从高二做起
高三是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对于高三班级,学校钟燕金校长关怀备至,举全校之力为高三学子保驾护航。不仅为高三教室配备空调、寝室热水系统,还加大了实验投入,完善理化生实验设备。
面临 2015 届学生基础差的校情,资中一中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逆袭”之策。
从高一开始坚持月考制度,由学科专家组组织命题,每一套题都经过了命题、审题、纠错、更正、完善才能出炉,每次月考试题都力争打磨成适合高三年级学情的经典试题。
2015届的高一期末考试后,学校按照高目标、高要求的工作思路,确定了踩线生范围,培优补差工作从高二就拉开了序幕。不仅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对踩线生予以关照,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定时定点的进行辅导,力争让踩线生更上一个台阶。
为了全方位了解毕业班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学校常常会面向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开展不同的问卷调查。
关注学生心理
自编考前心理健康手册
每个月归宿假返校后,资中一中的住校生们就会自觉的来到班主任的办公室上交手机,也有的同学会将手机交给政教处或者安保处,原来学校推行“禁手机进校园”。
“别小看这禁机令,不仅保证了高三学生的休息时间,提升了精神状态,学风、班风也得到显著转变。”高三分管校长魏楷、年级主任余卫东如是说。
每当心情出现焦虑、烦躁时,高三同学们就喜欢 拿 出《资 中 一 中 高2015届高考前心理健康手册》翻一翻,这是学校在借鉴名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为高三学子自编自创的一本心理辅导宝典。一位来学校填报志愿的毕业生说:“手册告诉我,高考不是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途径,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关心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向所有家长发出了《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
拔高目标任务
奉献青春点亮学生梦想
对学生减压,而对于老师,学校更多的是施压。余卫东介绍说,资中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包含了应届和往届,而学校却将所有的任务下达给了应届班,老师们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不断接近目标,最终25个教学班有12个班完成了最高目标。
优异的成绩,是老师们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结晶。
1班班主任李萍,超负荷工作,担任了两个理科重点班的英语教师。每天早读之前,她就来到了班上。发现有学生不爱学习,及时进行劝导,义务补课,激发信心。三年如一日的坚持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该班46个学生上本科线,19人上一本。
3班班主任张吉婧,夫妻分居两地,一个人在资中生活工作,她从早到晚连轴转,学习名校高三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志愿墙,书写励志标语,购买栀子花美化环境。虽是第一届班主任,却获得了文科班本科36人,一本12人的骄人成绩。
还有精于班级管理的颜雪英、刘秀丽、兰英、杨鹏、翟新春、刘义厚、钟义等,敬业奉献的老教师周继红、严挺、周巍,创新教学方法的科任教师孙俊芳、袁红、陈欧等等,他们都在自己岗位上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成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资中一中才能续写今日的辉煌。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校方供图)
新闻推荐
9月1日上午8点,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球中”)的操场上人头攒动,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朝气蓬勃,老师们站在方队中严阵以待。“2015年高考,球中突破了多项历史纪录,2016年,我们...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