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勇在养羊户家里帮助养殖
万春勇向养羊大户了解养殖情况
对于内江市城管局的万春勇来说,从城管局到资中县板栗桠镇干坡村做“第一书记”,就像又回到了那片生 他 养 他 的 土 地 一 样 。2015年9月,万春勇来到干坡村。面对这个位于群山沟壑上,严重缺水,年轻劳动力大量缺失的村子,万春勇从修路开始,带着村民搞养殖、种核桃,希望能一点点的改变这个村子的贫困面貌。
4月5日,记者来到干坡村时,万春勇正在当地一家养羊大户家里,了解养殖情况。“这里最缺的就是水,有了水什么都能行,没有水,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万春勇说。
以龙头养殖户带全村600米便民道铺出一条希望之路
到了干坡村后,万春勇自知自己的长处在于对农村情况有所了解,做起事情来能少走一些弯路。考虑到干坡村最缺的就是水,没有水,种粮食就会受很多限制。经过前期的摸排之后,万春勇发现,在本村有几户人家在养羊,搞得有声有色的。“当地没有产业,我就想是不是能够将养羊发展起来,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以养羊大户为龙头,把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做大。”说干就干,万春勇联系上养羊大户宋雪英。随后,由万春勇为宋雪英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宋雪英则以自己的养殖场为基地,为当地其他养殖户提供销路。同时,万春勇还带动当地村民养鸡、养鹅等,为农民增收脱贫打开一条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干坡村的场镇旁边,有一条小路,链接了附近几个队,有500余人每天出行需要走这里经过。不过,这条路除了地势陡峭以外,全部是有石块和泥土做成,晴天时不注意都会摔倒,更不用说下雨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摔倒了就容易受伤,而且当地的小孩子们上学也要从这里经过,不修好的话,出行很不方便。”想到这里,万春勇拿着争取到的资金,开始修路了。
4月5日,记者看到,这条600米的便民小路修好了,许多村民经过这里来到场镇赶集。除了将小路全部水泥化以外,万春勇还专门在小路旁修了护栏,避免老年人路过时摔进沟里。“路修好了,孩子们上学也方便了,他们是干坡村的未来,不能让他们的成才之路被一条小路堵死。”万春勇説。
***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计划
整个干坡村,3287人,就有200余人就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因债致贫、因残致贫。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里,有这样一户,引起了万春勇的注意。干坡村村民张万敏,早年因肾病,耗费大量家财。随后,三个儿子先后出世,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孩子们渐渐长大,读书又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万春勇来后,了解到张万敏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辍学,只有二儿子还在上小学。“张万敏自己腿脚不好,只能做点轻活,老婆关节痛,整个家里一个完整的劳动力都没有。”
为了帮助张万敏一家摆脱贫困,万春勇找到张万敏,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资中血橙销售比较好,干坡村又以山地为主,种血橙很适合,所以我就帮他把血橙种起来,平时不需要太多管理。做不了重活,可以在家搞搞养殖,正好村里养殖合作社也在扩大,所以又帮助他养了200多只鸡,希望借此能够让他一家人能慢慢的走上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万春勇说。实际上,张万敏曾一度想要放弃搞养殖,出去打工挣钱的。万春勇又找到张万敏,给他做思想工作。“我跟他讲,他要是出去打工了,家里三个娃娃谁来照顾,教育问题如何解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张万敏决定留在干坡村,安心做好养殖。
在干坡村,像张万敏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几十户。为了让这个村子彻底摆脱贫困,万春勇经常挨家挨户的找村民聊天,了解家庭情况,以便于为他们制定脱贫计划。“来这里已经半年多了,也有了感情,看到他们贫困,孩子上不起学,我心里也难受,希望能在做第一书记的这段时间里,为他们做更多的事。”万春勇说。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石代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资中县宋家镇、陈家镇都是资中十分偏远的乡镇,这里的小学生缺乏城里学校那样优质的图书资源。2013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城乡手拉手书香飘万里好书传递活动”启动后,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