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君 本报记者 孙国丞 文/图
“家里的收入比之前翻了三倍……”谈到家里经济状况的变化,家住资中县龙结镇沙子沟村的村民林正清说,这都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颜洪帮村里把路修通了。
2013年6月,沙子沟村党支部、村委会改选,颜洪被大家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但上任后的颜洪,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以前遗留的问题,导致班子人心涣散,自有资金账面上为零。尤其是从2008年就开始实施的“金土地”后续工程(通村公路建水泥路)一直搁浅,村民为此怨声载道。
村里道路不畅,村民收入微薄,颜洪感觉眼前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但这并没有让颜洪退缩,反而成为其工作的动力——一定要帮村民增加收入。
“金土地”后续工程虽然有资金用于道路的修建,但是却拿不出钱来赔偿修路占用村民的土地、青苗等所需的11万元补偿费。
为了尽快筹集这笔补偿费,颜洪和村里商议,决定向沙子沟村在外发展得好的人士募集。
通过多次往返外地,颜洪从本村的颜华生和赖军那里筹集到5万元。听说了颜洪的想法后,在外的村民颜祥生捐了4000元后,又动员儿子捐出16000多元。
经过数月的努力,赔偿费用总算凑齐,沙子沟村村道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修路的8个月时间里,颜洪常常大清早出去,在工地上,施工场地转一转、看一看,当义务监督员,细心察看水泥、石子、河沙的配比、公路的宽度、厚度等,直至天黑工程队收工后才回到家中。
村里的水泥路建成后,将全村8个组连结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整体。过去道路崎岖坎坷,尤其是下雨天泥泞难行,村民栽种的蔬菜、水果卖不出去。如今,收购商将车开到田间地头收购,邻近的龙结中学老师还亲自到地里采摘无污染的水果、蔬菜。
今年3月上旬,在实施***进村入户调查期间,村里的贫困户也由过去的90余户降至35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国丞文/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牢固地基”,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从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到...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