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浅草-沉钟社”发起人林如稷(下)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5-08 07: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文主要参考:《资中县志》、《资中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内江古今名人》、《独特的林如稷》文(丁瑞根/文)、《中国现代文学史》(林志浩主编·上册P197)、《古往今来话资州》、《植扶浅草奏沉钟——纪念林如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张放/文)。

◇宋国英 

林如稷不仅是“浅草社”的发起人,也是“浅草社”公认的积极组织者。他不仅在组织工作方面,而且在文艺创作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着“浅草社”,他的文学作品数量居“浅草社”之冠。

1923年冬,林如稷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和巴黎大学,主修经济学,选修文学。随后,“浅草社”成员由于各种原因渐渐失散。1925年秋,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浅草社”主要成员与毕业于北大的杨晦在北京组织了“沉钟社”,创办刊物取名《沉钟》,两社为一脉相承。当时还在国外留学的林如稷经常邮寄文稿给《沉钟》周刊。《沉钟》周刊于1925年10月10日创刊,至第10期停刊。1926年8月10日,改为《沉钟》半月刊,出版至第12期停刊。

1930年,林如稷回国后,执教于北平中法大学。1932年秋,他和杨晦恢复了中断五年多的《沉钟》半月刊,两人负责主编,直至1934年因战事而终止。 “浅草-沉钟社”前后存在12年,故鲁迅称赞“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鲁迅还说,“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这期间,林如稷除写小说、散文外,还翻译了法国、匈牙利、苏联小说十几篇,他第一次将鲁迅作品《阿Q正传》翻译介绍给西方。

1937年秋,日本侵占北京后,林如稷拒绝中法大学的续聘,回到四川执教于光华大学和四川大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受到友人陈翔鹤、沙汀、李劼人、杨晦等影响和鼓励,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掩护和支援过文艺界的中共地下党员,用笔向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先后为成都、重庆等地的报刊写评论、杂文和诗歌,如评论与杂文《谈贪污》《象征的还政于民》《自由膏药的叫卖》等,诗歌有《李公朴哀歌》《闻一多哀歌》《怀念鲁迅先生》等,为表达对光明的向往,林如稷把他这一时期的一些诗歌编为《待旦室诗草》。

1950年1月以后,林如稷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并兼任过华西大学中文系教授,成都市文教局、文化局副局长,四川省文联常委,四川省志编委等职。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林如稷受“四人帮”迫害。1976年12月10日病故,享年74岁。

林如稷著有论文集《仰止集》、小说《夜渡》、电影文学剧本《西山义旗》、改编剧目《萝卜园》、译著《卢贡家族的家运》等。他一生除翻译作品不计,四川文艺出版社于1985年8月出版的《林如稷选集》,共收集其作品138篇。

1987年8月,资中县隆重举行了林如稷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会,四川省作协、省委宣传部、四川文艺出版社等部门的领导亲临大会,并纷纷发言赞扬林如稷先生的才华。革命老前辈张秀熟,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作协名誉主席沙汀,中国作协顾问、四川作协名誉主席艾芜等还专门为纪念会题词作诗。艾芜题词为:“著译文章生异彩,‘浅草-沉钟’放光辉。”(全文完) 

新闻推荐

资中县重龙镇“三个载体”助推“两学一做”

(记者孙国丞)资中县重龙镇通过实施“三个载体”,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农信通、重龙党建QQ群、“村村通”广播等平台,实时推送中央、省、市、县关于“两学一做...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浅草-沉钟社”发起人林如稷(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