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防城港讯(记者/黄兴忠)5月10日,记者从防城港市委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6日在北京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防城港位列中国十大综合增长竞争力城市第七位。
报告作为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成果,今年是第九次发布。报告以综合增长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收入水平竞争力、幸福感竞争力等七个分项竞争力指数共30个指标来排名,西南地区仅有防城港市和重庆市排在十名之内。报告指出,防城港在七个分项竞争力中,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和产业层次竞争力表现尤为突出。
经济规模竞争力凸显。报告指出,在去年4月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防城港市因连续五年经济稳定增长,竞争力提升速度高居过去5年来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第一名,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近3年来,防城港市为扩大经济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坚持“五个并举”抓项目、领导担纲上下联动抓项目,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全市推出的重大项目达6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达9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8.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接近建市以来1993至2007年15年的总和,财政收入连续五年增长超25%,工业总产值跃升至第7位,GDP、财政收入双双告别全区末位历史。
经济效率竞争力凸显。面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机遇,防城港市把解放思想落到更新思想观念、落到破除瓶颈制约、落到创新发展载体平台上,先后提出了“三个干”、“八个更”和“三个争当”等新理念,动员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废寝忘食地干,“白加黑、五加二”地干,迅速掀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热潮。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拼命三郎作风,防城港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行。2010年GDP增长17%,财政收入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与“十五”期末相比,全市经济社会12个主要经济指标23个分指标全部实现“翻番”。中一重工公司党委副书记石奔对防城港发展速度大为惊叹。他说来这里投资一个年产30万吨钢材企业,从签订协议到开工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期间征地、各项手续审批、厂房建设等,都在很快的速度下完成。
产业层次竞争力凸显。近几年来,该市利用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全力构建“八大工业体系”和“四大支柱产业”,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三大“天字号工程”全面启动,核电项目一期一、二号机组已全面开工;金川项目正式奠基并开工建设一期配套工程,从首次洽谈到项目开工仅用9个月时间;钢铁项目全面完成征地等工作,码头、护城河等配套工程相继启动。以这三大项目建设为引领,强力推进冶金、能源、粮油、石化、磷化、机械制造、修造船、港口物流发展,加速打造千百亿特色支柱产业群。“六大产业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其中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产值均超100亿元,跻身全区十大工业园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几年排广西各市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及磷酸加工出口基地,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镍加工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凌平本报通讯员黄位源72、37、4、1。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排列。但为了这个排列,藤县却付出了5年努力:在“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评比综合分值排名中,2006年排第72位;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