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造西部地区的“福寿园”

来源:兰州晚报 2011-08-22 17:48   https://www.yybnet.net/

卧龙岗文化广场一角

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中的新事物,是对我国“入土为安”的殡葬传统文化的正确导向,对节约土地、荒山的生态修复、建设新园林、开辟新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能还地球一片青山,造一片文化景观。”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赵总经理告诉记者,卧龙岗这些年在园林艺术化建设、绿化等方面已经为未来的生态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会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把卧龙岗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园林景观。使卧龙岗成为西北地区的福寿园。”赵总经理说。

未来的旅游胜地

把一个公墓区打造成未来的旅游胜地,不是朝夕之功。对于卧龙岗人来说,这不只是一个蓝图,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

甘肃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生态园林公墓,就是公墓经过对环境的绿化美化,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具有园林特色,文化内涵丰富,植物、建筑与墓相协调,墓园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墓园建设布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墓园融汇于城市,成为城市的人文景观。

“把卧龙岗打造成未来的旅游胜地,这是卧龙岗发展的终极目标。”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赵总经理告诉记者,生态园林公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公墓不但葬墓,而且要植树、种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科学系统地进行公墓绿化,乔、灌、草合理搭配,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通过植物群落的层次、比例布局和时空安排以及营林维护设施的配套,促进植物群落和谐健康生长。一方面构成墓园自身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另一方面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改善城市气候。是城市的一片“绿肺”。“建一片墓地,留下一片森地”,使公墓不再是单纯对土地的消耗,而是对土地的改造和再利用。

殡葬文化作为传承时代文明的纽带,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为了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卧龙岗从“逝者与生者、前人与后人资源共享”的建园理念出发,力求今天的卧龙岗成为明天的名胜古迹。卧龙岗还公开向社会征集“卧龙八景”设计作品以建设园林景观;征集书法作品以建设艺术碑廊,赋予卧龙岗浓郁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卧龙岗成为景观化、艺术化、园林化的文化卧龙岗,创建甘肃公墓行业的名牌企业。

“我们现在推广和倡导个性化陵墓,这会让整个公墓区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让园林公墓成为一个文化公园、教育基地。”赵总经理认为“其实现在一些逝者尤其是公众人物,他们的个性化公墓,能让人思考活着的意义,有一种积极的激励作用。” 赵总经理告诉记者,在体现个性化的同时,要注意公墓园林的景观建设,注重园林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以绿色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以园林建筑的诗情与画意,以树木草坪的层次与序列,创造景观季节变化的时序美,做到“天人合一”,使园林公墓真正成为新的文化景观和艺术博物馆。

引入福寿园模式

从古至今,人类在殡葬方式上除个别少数民族、佛教等是实行的单一的丧葬方式外,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普遍实行的是火葬和土葬方式相结合的墓葬方式。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而且亘古不变,主要是受“入土为安”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传统殡葬方式唯一的作用就是寄托亲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而现代树葬不仅可以寄托哀思,还可以绿化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这种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同样也反映在传统的殡葬领域,中国的陵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尤其是陵园雕塑在艺术性和时代感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现代陵园出现了一批经典的雕塑作品,形体表现力、艺术感染力、文化传承性均为上乘。 

据了解,上海福寿园在国内率先以“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为企业发展定位,将传统的殡葬文化与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运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已成为国内外殡葬行业的一个品牌。福寿园陵区集塔、亭、楼、壁、墓、树、草坪葬于一体,辟有分类的纪念墓区和纪念广场,被评上海市一级公墓。

“我们在发展中借鉴上海福寿园的一些模式,又融入西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内涵,力争使卧龙岗在文化氛围、墓区特色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赵总经理告诉记者,生态园林公墓,是城市一处景观。公墓不但造林,而且造园,运用景观学理论,通过对墓园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对道路、门、廊、亭、阁的合理布局,以及对山形地貌和水的顺势利用,使墓园建筑与自然相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墓园不但有树,而且有花,还要成景,通过植物的品种搭配和不同造型,以及植物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墓园成为一处景观。

“墓园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地方,而是城市居民休闲游览的场所。”赵总经理告诉记者,生态园林公墓,从公墓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的格局,进一步拓展了公墓的功能,改变了人们对公墓的传统认识,提高了人们对公墓的兴趣,这也是未来公墓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闻推荐

周洋回归短道速滑队

周洋周洋回来了。8月22日,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刘灏确认,“周洋已经于21日晚抵达北京,和队伍汇合。但是22日她没有训练,下一步的安排要在讨论之后再决定。”  ...

相关新闻:
道德重建从何入手2011-08-24 20:59
猜你喜欢:
米兰擒尤文2011-08-23 21:02
评论:(打造西部地区的“福寿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