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又贵又累“二胎”到底生不生? 我国独生子女遭遇生育之惑

来源:兰州晚报 2011-12-05 17:16   https://www.yybnet.net/

郑州市举行的一场金色“孕”律音乐会现场,一位“准妈妈”在闭目聆听优美的摇篮曲。 新华社照片▲在郑州市区,几名孩子在上学途中

据新华社电 作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如今很多人已步入婚育年龄。随着双独生子女家庭可以生“二胎”的规定近日在全国实现了全覆盖,独生子女在政策层面步入“二胎时代”。然而,当“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传统观念遭遇城市生活高额成本和抚养孩子巨额费用时,是否生“二胎”就成为一个纠结的话题,独生子女一代遭遇了生育之惑。

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二胎时代”

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目前我国所有省份独生子女之间结婚都可以申请生育“二胎”,这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符合生育两个孩子的条件。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进屋内,李薇一边将怀中熟睡的三个月大的小儿子放进摇篮,一边轻声告诫在一旁玩耍的六岁大女儿不要弄出声响。今年31岁的李薇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结婚七年没干什么,光生孩子了。”2004年,李薇与丈夫结婚并生下一女,由于丈夫家境不错,李薇一直在家做“全职妈妈”,去年她又怀孕了。“我和丈夫都是‘80后\’独生子女,深感一个孩子成长的孤独和寂寞,而且双方老人也非常憧憬儿孙满堂的情景。”她说。

在哈尔滨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宽,四年前生了一个儿子,最近又计划再添一个孩子。李宽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很不错,而且双方老人又非常喜欢孩子,听说他们可以合法生“二胎”,四个老人都劝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并表示,如果生女孩就是儿女双全,要是再生一个男孩也不嫌多,毕竟两个孩子一起成长是个伴儿,将来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据了解,当前独生子女家庭选择生“二胎”的理由主要包括“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个伴儿”、“兄弟姐妹长大后可以互相照顾”、“减轻子女将来的养老负担”和“防止独生子女发生意外,导致绝后”等,此外还有一些家庭是迫于老人的压力,有些老人甚至向儿女开出“你只管生,我负责养”的条件。

都市年轻人遭遇“二胎”生育困惑

作为十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哈尔滨市民袁明虽然在决定生宝宝前已做好思想准备,但还是被抚养孩子的费用压得有些喘不过气:“奶粉、尿不湿、保姆这三大项支出每个月就将近3000元,再加上每月1000多元的房贷以及日常生活支出等,我和老公的工资收入几乎是‘月光\’,有时只好向父母求援。”

对于是否生育“二胎”的问题,很多城市双独生子女家庭都给出了否定答案,他们认为城市生活和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一个家庭很难承受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 

在国内某知名育儿论坛,记者看到很多年轻家长在这里“晒”出自己抚养孩子的成本,每月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除了奶粉、服装、尿布、玩具支出外,还有婴儿写真、保姆开支、幼儿园学杂费等,多数家长感觉抚养孩子的压力较大。

除了经济负担原因外,独生子女一代的价值观和生育观与祖辈们相比也悄然变化:随着我国养老制度的完善,“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不再根深蒂固;而比较关注个人发展的“丁克”思想的渗透,也使得这一代年轻人“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思想逐渐淡化。此外,还有一些家长担心,两个孩子能否都享受最好的教育,是否有那么多精力来培育另一个孩子。在激烈的竞争和空前压力下,他们在抚养子女时感到力不从心。一些家长则担心,一个孩子就业都难,再生一个还能找到工作吗?

黑龙江省人口学专家、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宋杰表示,根据近十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很多城市独生子女主动生育“二胎”的意愿并不高,虽然有逐年升高趋势,但生育带来的困难又实实在在地摆在他们面前。

新闻推荐

民意和听证会结论迥异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电每度涨3分,水费也是大涨。除了工资,其他都涨得飞快。”12月4日下午,住在长沙井湾子的罗妹群与邻居周末闲谈时,连声感叹。此前的11月25日,湖南省物价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又贵又累“二胎”到底生不生? 我国独生子女遭遇生育之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