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应全国统一
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于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校长郭昌举感慨:“我们村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另一位赫章山区小学校长聂章林在北京之行里吃惊地发现,这里的学生又白又胖,相比之下,他那些山里的学生都显得那么瘦小。有校长感叹,“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是现实,永远无法改变。”(据《中国青年报》)
观点:为了体现教育的平等性,避免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学校倾斜,形成重点校和薄弱校,学校硬件均衡是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步。应在科学发展观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设定义务教育学校全国统一标准。
《新华每日电讯》
“4元钱闯北大”是一堂人格教育课
9月1日,北京大学迎来3600余名本科新生。2012年,北大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20%。昨天,这些学生拿到了北大发放的爱心大礼包。校长周其凤也来到迎新现场的绿色通道,给受助学生讲述了自己当初“4元钱闯北大”的故事。(9月2日《北京晨报》)
观点:对未成年人进行人格教育,塑造健康的心理成了当务之急,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全面参与,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而“4元钱闯北大”无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是我们审视人格教育的镜子。
《工人日报》
“一剧一星”,受益的不只是观众
日前,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中国广电协会第九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表彰大会上表示,“一剧一星”(一部电视剧在一个上星频道播出)优于“一剧四星”(一部电视剧在四个上星频道播出),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值得提倡。
观点:“一剧一星”可繁荣荧屏,让观众多些选择;也可遏制卫视不择手段的竞争;还可使更多剧作“见光”,缓解电视剧积压局面;还能抑制演员高片酬。至于“一剧一星”的弊端,是杞人之忧。
新闻推荐
9月2日,22名回乡过暑假的玉树孤儿乘坐T152次列车抵京。2010年5月至6月底,中华儿慈会孤儿救助项目先后将145名玉树孤儿接到北京,参加玉树儿童北京休养营活动。活动结束后,中华儿慈会根据孩子及其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