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舟车颠簸,来到汤泉乡龙潭寨村胡苗凤的家,已是2个多小时之后。
在低矮且有些潮湿却不失整洁的家里,刚刚从浙江宁波打工归来的胡苗凤坐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静地手执剪刀,上下翻飞,不时就剪出一幅“喜洋洋”。霎时,博得一阵阵啧啧赞叹声。
自小身患听力语言残疾的胡苗凤,今年参加高考,考取了全国残疾人教育最高学府——北京联合大学,排名全国第38名。这幅“喜洋洋”,无疑就是她此时的内心真实写照。
今年22岁的胡苗凤出生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庄稼汉,在胡苗凤13年求学路上,节衣缩食,洒满泪水和艰辛。一家四口人一直挤住三间狭小低矮的土坯房内,家里没有盖新房,却为此背下了20000多元的债务。父母身体每况愈下,却不得不远赴浙江建筑工地打苦工;年仅15岁的妹妹也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在前年刚读完初二,就主动辍学到上海打工,每年省吃俭用为家里挣回4000元钱,供姐姐读书。
胡苗凤的母亲储昭情说:“苗凤是个残疾人,念书不像正常人那样便利,但只有好好念书,今后才能自食其力,因此只要她读书,我们全家人再辛苦都愿意为她付出。”
对于父母家人的疼爱,胡苗凤十分珍惜。因身患听力残疾,在县特教学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考入合肥特殊教育中心读高中,今年又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常人少有的毅力,在无声世界里,用顽强和毅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8岁时,父母把她送到县特教学校求学。据县特教学校校长吴中文介绍说:“胡苗凤最大的特点就是执着、肯钻研、肯吃苦。”学校针对她的特点,实行“缺陷补偿”教学,指导她学习绘画、舞蹈。尽管她没半点绘画基础,但是只要一下课,她就钻到画室里,趴在画桌上练习,绘画的水平不断提高。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在太湖特校期间,胡苗凤的剪纸艺术和舞蹈,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奖。2008年她参加中考,考出了全省第四名好成绩。胡苗凤自小生活节俭、懂得感恩。回忆有一次到合肥特教学校去看望胡苗凤的情景时,老师查军祥至今依然是眼噙热泪。当时发现她正在喝着中午学校提供的免费汤,啃早上留下的馒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苗凤从小就很自立,很少让父母、亲人操心。哥嫂出门打工期间,就把苗凤托付给我们照顾。每次回家,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活,全是她包揽。还经常用手机发信息、传纸条,向我们表达感谢。”胡苗凤的婶妈程满姣介绍说,“胡苗凤经常告诉我们,她知道爸妈为她吃了不少苦,但是她一定要读好书,没文化就找不到工作,就无法报答爸妈和那么多好心人。”“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她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我们都感到无限荣光,”程满姣不无自豪地说。
然而,高昂的学费,让胡苗凤的家人愁眉不展。胡苗凤在自己的一幅素描作品上,写下了“我想读书”四个大字。她的优秀感动了上苍,她的困境牵动了各界的心。县教育局、妇联、计生委、县残联领导送上了爱心助学款。8月25日,胡苗凤踏上K256次列车,即将奔赴北京联合大学前,县关工委领导专门送来了助学金,并勉励她好好学习。一些不知名的好心叔叔阿姨,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县特教学校吴中文校长不仅送上了学校和自己的爱心助学款,还表示今后每年都将资助她的学习。面对各方的爱心,善良的胡苗凤打出了“谢谢”的手势。
胡苗凤用手语告诉记者,她之所以在全国三所特教大学中选择填报北京联合大学,主要是学业符合她的志愿。北京有长城、有故宫,是她心中的艺术殿堂。她“说”,现在她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成要争取自己创业开公司,开一家适合像她一样的人就业的公司,靠自食其力,照顾更多的像她一样的人有工作。将来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回报自己的父母,让爸爸妈妈不再出远门打苦工,让妹妹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本报记者陈振伟)
新闻推荐
今年,我县通过提前谋划、创新思维,大力推动产业造林、社会造林、技术造林,全面完成植树造林各项任务。 产业造林思路新。我县积极调整造林绿化的发展思路,以县内发展油茶、生猪、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