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富县经济以破竹之势快速崛起,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跻身于全市中等发展县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富县去年做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的战略决定,旨在通过系列创建进一步优化富县科学发展的大环境,提升富县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在创建活动中,富县干部群众抱着“创则一定要创成”的思想,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用,脚踏实地抓落实,群策群力搞创建,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大完善,社会秩序大规范、文明素养大提升,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富县“三城联创”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富县创建工作全过程,展示创建工作新成就,总结创建工作新
经验,展望创建工作新前景,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陕西一叶肺,富县坐拥高达72%的植被覆盖率;“塞上小江南”,富县自古就有“九州不收鄜州收”的美誉;五路咽喉,富县历来以兵家战略要塞而著称;千年古迹,富县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形势下能否趁势而上,关键取决于投资环境和区域竞争力。社会是否文明,环境是否优美,舒适和谐的城市环境、朝气蓬勃的城
市形象,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县城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号角顺势吹响,打造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人居环境的战役拉开序幕。
以生态为基 造山水之城
想来,富县是用了亿万年的时光雕刻出如今的绿色盛象。
亿万年前,连绵峻秀的子午岭成长并孕育出这颗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如今,“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又为这块宝地增添了新
绿。无论是造山运动的鬼斧神工,亦或是退耕还林的伟大设想,也或是今天的园林县城创建,一切都似乎是为今天的富县缔造一个舒适的绿色生态家园。
围绕构建“城在山中,山在水中,人在山水之中”的特色城市景观为目标,立足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富县按照《富县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和《陕西省园林城市标准》,完善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指导绿化建设,全面启动城
区增绿工作,一年来财政投入900多万元,创历史之最。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借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机遇,全县更是掀起了五山绿化的热潮。“预备役纪念林”、“三八妇联林”、“组织纪念林”、“地税纪念林”、“北京知青纪念林”、“同心林”等栽植补植活动,县委、县政府等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投入到绿化行动中,轰轰烈烈,累计造林65万株。 (下转第七版)
陈振富
新闻推荐
图文/本报记者王怀军王甜华阳景区——秦岭南坡腹地、汉中盆地东缘一颗璀璨的明珠!秦岭的博大给予她宽广的胸怀,巴山的恢弘给予她温婉的柔情,汉江的灵秀给予她唯美的神韵。中秋时节,记者应邀参加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