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秀
又到了一年葡萄收获的季节。7月29日一早,在皖东革命老区半塔镇,黄郢桥专业合作社葡萄交易市场已是一片繁忙,南京、扬州、嘉兴等苏浙皖三地货车接起了“长龙”,半塔及周边乡镇的农户们忙着将不同品种的葡萄一一过秤,他们黝黑的笑脸像紫色的葡萄一样光亮,透着丰收的喜悦。
“这里葡萄产量高、品种好,我们年年都来!今年有这市场更方便,车子往这一放,农户都来了,很快就能装满了!”合肥东方果品有限公司是黄郢桥合作社的老客户,收货员小杨高兴地告诉说,他们往年到马路边上收,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不说,而且量也很难一下子收齐。
“市场把散户集中起来,也不用我们四处张罗卖了!”相邻舜山镇的大户张家国也喜出望外,今年种了200亩葡萄,听说张学军的合作社市场开了张,早早地拉着开园的葡萄就奔来了,看到五、六辆货车在排队,笑的合不拢嘴,“年初张老板去帮我们做技术指导的时候,就说合作社要搞个大市场,扩大销售市场,当时还有点不信了!”
张家国口中的张老板是黄郢桥合作社理事长张学军,市场里面南来的北往的,除了少数闻讯而来的新客户,基本上都是张学军的老主顾。乘着空闲,笔者和他攀谈起来。村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种植葡萄,当时由于技术不成熟,很多户种了一两年就放弃了。张学军则通过查阅书籍、请镇上技术员指导和到外地葡萄产区学习的办法,一次次地解决了葡萄缩果、霉烂、上锈斑等问题,还不断引进金手指、美人指、夏黑等新果种,率先在村里致了富。常年种山芋、花生、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村里人看他把山岗地经营得红红火火,纷纷登门取经,他也毫不保留,把多年总结的经验和技术窍门倾心相授,半塔镇葡萄面积不断扩大。
“要种葡萄,找张学军!”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上门找他指导技术、购买苗子的人越来越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头脑灵光的张学军找来有种植经验的村民商议,在2005年,成立了半塔第一家以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黄郢桥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合作社提供的服务越来越精细,从田园规划、建园整墒、供应苗木到技术指导、统一使用的农药和肥料,再到联系外地客商销售葡萄,实现了全程社会化服务。优质服务给合作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合作社服务范围延伸到江苏盱眙、淮安、扬州等地,服务面积在2万亩以上,销售网络覆盖华东6个省市。如今,60多个“土专家”成为合作社的“精英”,常年为各地农户服务。而半塔镇的葡萄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18000多亩,有10多个精致品种,半塔成了名符其实的葡萄专业镇,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为更好的服务农户,今年合作社在半塔镇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全镇第一家葡萄销售市场。看着忙着热火朝天的客商和农户,张学军开心地说,“我们想通过产供销全程优质服务进一步提升黄郢桥品牌的影响力,形成苏皖交界最大的葡萄生产销售网络,帮助农户扩大标准化生产,抵御市场风险,让家家户户葡萄产得好、卖得好,早日富起来!”
新闻推荐
警惕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房价先行”——环北京地区楼市热的背后
好一座园林城市图为日前记者拍摄到的中心城区城东面貌。画面中高楼林立,繁华的城市大楼矗立于山水园林之间,宛如一座美丽花园。记者 凌良 钟伟/摄“保定近一周多个楼盘价格上浮达10%;涿州一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