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泾县法院公开审理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来源:宣城日报 2016-05-24 10:17   https://www.yybnet.net/

泾县讯 近日,泾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夏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并全程实行同步录音录像。这是近年来该院受理的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夏某系安徽泾县某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安徽泾县某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夏某所有或实际控制的这两家公司并无吸收公众存款的相关资质。2009年左右,被告人夏某开始以个人名义从事民间贷款业务,即先行高息吸收存款,再高息借款给他人,从中赚取巨额利润。2011-2012年间,被告人夏某实施了22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达1056.95万元,其中债权人提起民事诉讼部分涉及金额为123.3万元,尚未提起民事诉讼部分涉及金额933.65万元。夏某将上述借款主要用于支付高额利息、放贷于他人、个人消费等,但因投资失败,借出的本金和利息无法按时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2012年夏某因无法偿还本息而逃离泾县,2015年9月2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在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庭审中,被告人自愿认罪。

关于本案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性控辩双方达成一致,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扣除被告人已经归还部分款项的事实,其中存在着将利息纳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条,也存在归还借款没有及时抽回借条的情况,故本案的金额应以汇款凭据上的数额为准,而非以收条为准。同时,辩护人认为起初被告人的借款对象是其亲友,当时其并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故意,虽无法查明被告人主观变化,但其行为从单纯民间借贷行为发展为犯罪行为必然有一个变化过程,希望法庭在量刑时对该事实予以考虑。此外,对部分债权人已经提起的民事诉讼,该部分事实原则上不应再作为犯罪处理,所涉及的金额应予以扣除。(冯晶蕊)

新闻推荐

端起相机就有能量

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人生常常有无法抗拒的无聊,无处可逃的苦闷,心态会因此而变得阴暗。但是,即使最无聊、最苦闷、最阴暗的时候,也可能偶然眼前一亮,顿时阳...

相关新闻:
最后的窑匠:2016-07-26 09:53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泾县法院公开审理首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