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大概都不会对一个穿着白色围裙的农妇影像感到陌生。这个印在红底标签上的黑白头像,与国人的香辣味觉紧紧相连,她就是“老干妈”香辣酱的老板陶华碧。当年这个开小吃店的农妇,已坐拥产值40亿的企业,仍坚持不上市,不跨行。
陶华碧原名陶春梅,1947年出生于贵州遵义一个偏僻山村,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从小就给家人做饭。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一名队员。1989年,丈夫病故。陶春梅最早靠卖米豆腐维持生计,豆腐要自己磨,背着上百斤重的米豆腐,搭公交车都被人撵。
后来,陶春梅用从路边捡来的砖搭起一间房,开了一家“实惠小吃店”。她发明了豆豉辣酱,原本是作为辅料送给顾客,大家觉得好吃,便主动来买。那时,看到困难的学生来吃饭,她总是加量或者不收钱,学生出于感恩叫她老干妈,这个称呼便被叫开。买豆豉的人越来越多,1996年她开办了陶氏风味食品厂,正式推出“老干妈”风味豆豉。
后来,老干妈公司出人意料地不断壮大,也促进了贵州省辣椒加工业的发展。目前,贵州有大小辣椒调味品企业130多家,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农户种植辣椒、油菜籽等农作物的积极性和种植面,还带动了玻璃制品、纸箱、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老干妈品牌影响越来越大。也就在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开始仿冒“老干妈”,最突出的是湖南刘湘球,还抢在陶华碧之前注册了“老干妈”商标。老干妈陶华碧和贵州官员找国家工商总局,得到的答复是两家都可以用。对工商总局的这种暧昧态度,陶华碧坚决不同意,最后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把官司打到了北京高院,“老干妈”胜诉。
据陶华碧的秘书刘涛介绍,老干妈公司近年来每年都要安排两三千万元作为“打假”的专项资金。此外,老干妈公司对商标保护也加强了措施。目前,该公司全部注册商标达114个,包括“老于妈”、“妈干老”等商标,这都是为了防止一些公司打擦边球,对老干妈品牌有所影响。
1998年,“老干妈”的产值还只有5014万元,到了1999年,产值就突破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12.8亿元。如果以2013年37.2亿元的产值计算,“老干妈”15年间的产值更是增长了74倍。比业绩更为人热衷讨论的,是其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和现款现货的经营原则。
陶华碧曾经提出“上市圈钱论”,引来议论纷纷。在她看来,“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
“老干妈”坚决不上市的态度,也让当地政府吃了闭门羹。据了解,“老干妈”曾多次拒绝贵阳市政府上市提议,一些有意对老干妈投资的机构同样铩羽而归。
“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是陶华碧接受公开采访时多次提及的原则。“老干妈”至今不上市,不曾涉足其它行业。在陶华碧看来,“我做本行,不跨行,就实实在在做好做大、做专做精。钱再来得快,也不能贪多。”
“老干妈”不贷款、不融资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司数十亿元的现金流。从艰辛起家时向玻璃瓶厂几十元的零散采购,到如今超过千万元的日销售额,“老干妈”坚持现款现货的原则,就连收购农民的辣椒也不例外。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因此,老干妈的公司账目也格外简单。
“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在公司,没有人叫陶华碧董事长,全都喊她“老干妈”,公司2000多名员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记住了其中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结婚她都要亲自当证婚人。
新闻推荐
本期主持人:本报记者郑金容夏季气温高,很多人会选择游泳来降温消暑。随着暑假临近,很多青少年喜欢去水里游泳玩耍而导致溺水事件频发。因此,提前掌握一些溺水自救和救人知识,可以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