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第一时间对口衔接,第一时间申报争取。
抓园区 搭载体 建产业
2013年不仅是“项目建设年”,还是泗县的“园区建设年”。
经济开发区是展示泗县对外开放程度的窗口,是吸引外资的载体,能够带动知名企业的聚集效应。目前,开发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三期路网及绿化、亮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产业承接保障能力。
位于开发区内的泗海工业园内,来自浙江海盐的人和电子有限公司、轻扬服饰有限公司、海发玩具有限公司、晨阳家具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正在建造厂房。
泗海工业园是泗县和浙江省海盐县以“飞地模式”合作共建的园区,目前除了4个项目开工建设外,还有6个项目即将开工,26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正在申报全省合作共建示范园。除此之外,开发区内还有中体产业园、惠丰产业园、粮食产业园等各具特色的“园中园”。目前中体产业园8栋钢结构厂房、2栋3层砖混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惠丰产业园内惠丰钢构已投产,欧备申环保机械约3万平方米主体厂房正在建设,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立足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泗县还支持新型乡村工业园发展,加快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全县9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8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6户。乡村工业园已成为乡村工业发展的平台,推动了乡村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抓招商 引活水 扩总量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是泗县四大班子的“无会周”,又是“招商引资周”。县四大班子领导除了留1名协调处理相关事务外,其余均组织所联系单位外出招商。当月外出招商结果及下月外出招商计划及时统一汇总,每月底在县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公布。
此外,泗县还组建了6个专业招商分局,分别在深圳、温州、上海、北京、厦门、宁波等地驻点招商。各乡镇和县开发区也组建专业招商队伍,长期外出招商。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项目谋划、信息收集处理、项目洽谈、客商接待、外出考察、合同签订、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优惠政策兑现、县级领导帮扶制度等招商流程,泗县专门发文进行了规范,促进招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同时制定奖惩办法,推行时间倒排、任务倒挂、责任倒追的“倒逼工作机制”,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提速提效。2013年泗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5亿元,同比增长40%。
抓环境 添活力 促发展
2013年11月上旬,泗县工商局一名副局长带领几名业务人员,远赴浙江海宁、海盐和上海等地,上门为7家有意在泗县投资的工业企业办理工商注册手续,企业“足不出户”就办好了工商注册手续,这让投资者切身感受到了泗县优良的发展环境。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泗县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转变作风,全面提质量、强效能,切实做到不让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自己单位延误,不让正常的工作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让办事者在自己单位受到冷落,不让全县的形象因自己受到影响,全力把泗县打造成“环境洼地”、“服务高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入驻泗县、扎根泗县、创业发展,助推“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张劲
新闻推荐
萧县围绕“十二五”扶贫工作规划,把培育增收产业、增强扶贫造血功能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贫困村重点产业项目及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产业扶贫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