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泗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新发展党员“物色苗子难、教育培训难、政治审查难”等问题,出台多项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该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共培养积极分子289名,发展党员17名。
该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对外出务工人员现状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实行台账化管理。建立流动党支部及外出务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依托驻外办事处(招商机构)、流入地商会、产业协会等组织,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区域,组建驻外流动党组织。目前,全县已建立流动党组织18个,涉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发达省市。实行“双管共建”管理模式,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双向推荐”、“双向培养”、“双向考察”、“双向公示”等工作制度。探索网络党建模式,依托市县先锋网、网上党支部、QQ聊天系统等网络媒体建立网上党校,并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党员短信群发平台,将家乡党建动态发送至他们的手机上。
此外,该县还强化教育培养,开展结对帮扶,以“行业相近”为原则,对推荐出的外出优秀务工青年,考察其表现;通过签订共同培养协议等方式,委托流动党支部或流入地党组织对其统一开展学习培训、跟踪考察;对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或已进入发展程序的,进行考察监督,防止“带病入党”。
(孙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草庙镇农民依托交通便利的优势,在公路边做起了生意,鼓起了口袋,村民们说:“依托路边做生意,使俺们走上了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