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反电诈中心接到居民曾某报警,称其岁的女儿在家中被人绑架,现对方打电话过来索要万元赎金。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报警人家勘查,发现室内翻动痕迹明显,但没有发现强行进入和陌生人遗留痕迹,不过女孩电话始终占线。
民警向曾某细问得知,“绑匪”不停打电话,声称不汇钱就撕票。然而民警查询电话号码发现分别来自江西和广东,于是判断这可能是诈骗而并非绑架。但曾某不相信民警的判断,执意要到附近银行汇款万元“赎金”,民警劝说无果,只得陪同曾某前往银行,途中继续劝说阻止。另一方面,民警分析失踪女孩并没有危险,只是不知道去了哪里,便加大寻找。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民警终于在一个公园角落里发现了曾某女儿。原来当天上午,女孩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东莞市公安局办案民警”的电话,称女孩在当地涉嫌信用卡诈骗,而“诈骗团伙”正在找她,她需要找一个隐蔽的场所藏起来,期间不要接听和拨打任何电话。
随后对方又变身“绑匪”给曾某打电话,营造出女孩被绑架的假象,试图实施诈骗,所幸民警及时识破了骗子的诡计。
[幕后]被假警察骗却不相信真警察
记者也从多名反电诈一线民警处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仅要与骗子“斗智”,还要与疑似受害人“苦口婆心”讲道理,“很多情况下,我们已经联系上对方,但是对方不相信我们,就是相信骗子,坚持要汇钱。”
前不久,合肥一名女子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在其接到电话后不久,反电诈民警就获悉了该情况,并第一时间与对方取得联系,然而对方没有相信“真警察”的劝说,最终给“假警察”汇去万元,等明白过来才后悔莫及。
此前合肥反电诈中心民警已经被人打投诉了十多次,投诉内容要不就是说警方的提醒短信是在骚扰他们,要不就是说打电话劝阻是在占用电话资源,这让民警感觉很无奈,也希望群众能对反电诈工作多一份理解。
[分析]多数可疑诈骗电话可及时拦截
1月日,猎网平台发布《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猎网平台反诈骗专家刘洋分析称,手机“补卡换卡”、朋友圈刷票、劫掠个人信用贷等新型诈骗形式不断涌现,手机支付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危险,保护个人信息和手机安全防护成为当务之急;短信验证码是网上支付的关键,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的主攻方向,骗子甚至用运营商的补换卡业务,窃取短信验证码;短网址、分享链接也在被恶意利用,通过网址跳转将受害者带到钓鱼网站上进行诈骗。
民警表示,安徽省反电诈中心成立后,警方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联合通讯运营商、银行等多家单位,力求在效率上“跑赢”骗子,“现在我们能及时拦截到多数可疑诈骗电话,然后第一时间与疑似受害人联系,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给予提醒。”民警称,如果一时联系不上疑似受害人,他们还可以根据情况对对方的号码进行保护性停机,而即便是疑似受害人给骗子汇钱了,他们也可以积极进行止付尽量挽回损失。
新闻推荐
马鞍山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