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力度难度加大,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总有个别企业存在失信的问题。比如偷工减料生产劣质商品,遮遮掩掩经营假冒商品,有意隐瞒真实情况销售过期商品,以次充好坑蒙消费者,盗用知名企业商标抬高自己的商品价格,不一而足。这些企业经营者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毒瘤。
如何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让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应积极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的基本内涵,多管齐下,切实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诚信建设工作格局。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规范性引导,做到“三个下功夫”,即在企业学习培训上下功夫,突出培育诚信理念;在树立模范企业法人、塑造企业先进典型上下功夫,突出选树诚信标兵;在引导企业“走出去”“请进来”上下功夫,搭建交流平台,突出诚信实践。
各种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好、引领好、监督好成员企业等市场主体,在诚信理念的引导下抓生产,促使其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企业自身必须增强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一方面加强自我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切实运用法制思维进行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自我净化、自我改进、自我提高,不仅要自觉地接受法律严管,更要自觉地接受道德约束。
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既可能使生机勃勃的企业走向穷途末路,也可能使陷入困境的企业绝处逢生。一个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在生产经营中锤炼诚信品质。雪飞
新闻推荐
生二孩没人带?不妨“带着娃去上班”——上海创建职工亲子工作室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孩子谁来带?当下,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孩子生了没人带”的问题,正日益成为不少80后、90后年轻父母的一大“痛点”。在上海市总工会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八成受访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