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恶搞”经典是对历史的亵渎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1-30 14:26   https://www.yybnet.net/

□孙博雅

近日,一段“年终奖”版本的《黄河大合唱》恶搞视频爆红网络。笔者看后,不仅没有感到丝毫搞笑,却感觉到深深的担忧。经典被娱乐化,人们的历史意识淡漠,我们的民族情感去哪儿了呢?

娱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娱乐甚至恶搞。“恶搞”,顾名思义,即恶作剧式的搞笑、调侃。社会生活节奏变化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身心负担加重,一定限度的幽默、搞笑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不过既然是恶搞,就应该有一个度,恶搞民族历史、革命英雄是我们不能容忍的。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鼓舞作用。而恶搞者不仅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而且反映了他们历史常识匮乏、对民族历史持淡漠之心。

五星红旗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成的,现在部分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不了解历史,对被恶搞的历史经典影片、经典曲目持“欢迎”态度。恶搞版本的《黄河大合唱》,不仅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些公司年会上,还出现在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晚会上,甚至登上了电视荧屏。在嘻嘻哈哈的“廉价”笑声背后,反映的是文化信仰的迷失、精神的无所寄托。现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生活相对富足,为公众提供了物质保障,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年轻人却发现自己没有了什么理想追求。人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严重忽视了精神需求,忽略了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二十二》中那些承受了终身痛苦、承载着民族伤痕的慰安妇,被做成了“表情包”;拥有大爱胸怀、无私奉献精神的雷锋被恶搞成“雷锋侠”。在这一系列恶搞事件中,多数人对经典的曲解、对历史的调侃、对英雄人物无所谓的态度、对感官乐趣的盲目追求,正是来源于其对民族历史的淡漠、精神的空虚。

尊重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严肃话题不应被娱乐化、碎片化,这是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礼节,也是人们尊重自己民族历史的体现。恶搞革命歌曲是对历史的亵渎,还会对青少年形成误导,甚至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伤害。我们在努力建成小康社会、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不应割断历史的脉络。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历史不应被遗忘,做人不能忘本。

恶搞《黄河大合唱》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非常消极的。举一反三,一些抗日神剧的狗血剧情也值得我们深思。对于蕴含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我们决不允许恶搞;让更多经典歌曲在这个时代也能够起到精神食粮、精神支柱的作用,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做的。历史不容篡改恶搞,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和见证。

新闻推荐

销毁烟花爆竹不能过于粗放

□郝东智春节临近,各地销毁非法烟花爆竹、收缴居民烟花爆竹的消息多起来。市民主动上缴,值得赞赏;销毁非法烟花爆竹,更是消除安全隐患。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销毁烟花爆竹还是用“老招”,集中运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恶搞”经典是对历史的亵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