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西宁5月26日电】格萨尔圆光艺人旦巴江才正在舞台上演述《格萨尔》中最经典的一部《赛马称王》。他手持一面铜镜,头戴镶有白海螺和金刚杵的帽子,歌声与朗诵声交错起伏,仿佛一位痴狂的诗人正在进行一场激情澎湃的现场创作。
在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传唱了千年的《格萨尔》(蒙古族称《格斯尔》)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广泛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传奇。
格萨尔研究学者认为,格萨尔说唱艺人的传承类型分为神授型、掘藏型、圆光型、顿悟型、智态化型、闻知型和吟诵型等。而其中与旦巴江才一样的圆光艺人宣称:他们能够从一张白纸、一杯净水或一面铜镜中看到格萨尔及其麾下大将的英姿。史诗中波澜壮阔的征战场面、盛大的祭祀场景都能一一从他们眼前掠过。
中国政府多年来对格萨尔说唱艺术进行大力抢救性保护。目前全国发现能够吟诵16万诗行、80多万字以上的神授艺人共计160多位,“他们多数目不识丁却无师自通”。当地政府正在加大力度,为说唱艺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保护好这些活态“留声机”,让格萨尔故事永流传。
新闻推荐
·毕亮家里有一套《沈从文文集》,偶尔翻翻,常翻的还是《从文家书》。有一年回乡,在乌鲁木齐转车,中途有点空闲去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