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朝虎
就像一位学生一样,作为小学老师的张颖慧,清晨6点钟就匆匆就起床,为78岁的母亲梳洗、喂药与喂饭,再扶其在客厅走几圈……这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
28年前,即将分娩的张颖慧,突遇母亲中风。11岁时,她父亲早逝,之后母亲又病倒了,她觉得:父亲没有了,不能再失去母亲。当时,她就将母亲接来,一边哺育女儿,一边服侍病中的母亲。
母亲中风之后,她上班到哪里,就把母亲带到哪里。二十多年间,母亲中风又复发两次。许多人看到她为了母亲,一头青丝平添许多白发,便劝慰她:“你已经做到了情至意尽,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她却不言放弃。许多熟悉她家庭情况的人便说:“要不是小慧,她母亲的坟头,早已经是荒草萋萋了!”
2018年暑期,母亲在家中摔倒了,确诊为股颈骨粉碎性骨折,必须手术治疗。在这一个月里,她天天侍候在母亲的身边。母亲从医院回来后,不到九天,又不慎将手腕骨摔断,又是一次大手术,光治疗费用就耗去了近8万元。为了让母亲尽快恢复手腕功能,她特意将晒好的袜子与毛巾,放在母亲手边让母亲折叠。特意买点黄豆与豌豆,让母亲剥。因为母亲,她除了学校必须要参加的教学活动外,婉拒一切社会活动。
老人长期生病性格变得怪异。晚上,她陪护母亲就睡在母亲的脚头。往往是忙碌一天刚刚进入梦乡,老人却“姆妈!奶奶!”地喊着。她本以为老人要方便,哪知,母亲却是“逗她玩”。每次陪母亲坐在客厅,她总是见缝插针地批改作业、备课。母亲总是嚷嚷不是要看电视,就是要开电火桶。倘若她稍许说点什么,母亲就生气不吃饭。为此,她只好一切顺着母亲。
平时喜欢洁净的她,不得不面对母亲时常“做邋遢”,家里五楼的晒台上,晾晒的大都是母亲的衣物。夏天天天给母亲洗澡,就是冬天,也是不过四天就给母亲洗次澡。每次洗澡,她抱着母亲都大气喘喘。多年来,她充当了母亲的理发师,每个月,都为母亲理次发,隔三差五为母亲剪手指甲与脚趾甲。
女儿16岁上大学,20岁考上浙大研究生,22岁在深圳工作,24岁只身前往美国,曾不止一次对她说:妈妈,多想你能来一趟啊!她抑制住要流的泪,对女儿说:“倩宝!等有机会,妈妈一定会去看你!”女儿从美国归来,她想去接机,但看到卧床的母亲,只好选择放弃。每次与女儿视频,她总是捡家中最好的说,还不忘把视频的镜头,给母亲一个定格。
她是蓉城二小四年级的老师,在精心照顾病中母亲的时候,却没有耽误一天工作。作为班主任,班上单亲与留守孩子多,她像妈妈那样对他们悉心关照。有位小女孩出生五个月时,母亲就随丈夫到杭州打工。女孩跟爷爷奶奶远在四十公里外的东堡乡下生活,每天清晨五点半就与同村小伙伴乘坐一辆小中巴,赶到县城学校。放学后,再搭乘小中巴回家。这个女孩自卑而又敏感。当她看到这位小女孩写了一首《当我不开心的时候》的小诗,身为省作家协会会员的她,便将这首诗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学校搞新教育活动,她并不以自己忙而懈怠,认真撰写教育心得与论文。晚上陪护母亲,她在母亲的床头支起折叠的小桌子,自我研修。有次,学校放学之后,教师被留下开会,一开就是一个多小时,平时就在心里数着钟点的母亲,以为她就要回来了,便硬撑着从床上爬起来,没有想到一个趄趔摔倒在木地板上。等到她散会回家,母亲在地板上哭,她连鞋也来不及脱,抱着摔倒的母亲,陪着哭起来。
如果说坚持照顾病中老母亲四五年,这是孝心的话,那么,坚持28年无怨无悔照顾病中老母亲,那就是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武昌运用车间技术组质检员黄望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