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她在寻找诗性的路上 □戚佳佳

来源:淮河晨刊 2020-01-17 08:48   https://www.yybnet.net/

在众多的诗人中,吴群芝也许不能算是高大上的.虽然她已不年轻,但诗龄却不长。从2014年至今,仅仅五年时间,她的诗却有着飞跃般的发展。从写古体诗完全进入现代诗,从一“文”不名,到担任湖南怀化市作协旗下的某内刊诗刊的主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认识吴群芝已有三四年时间了,那应该是2015年九十月份。我和吴群芝的相识,说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却又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在一个只有十几人的QQ群里,我们为着一个共同的文学梦想而来。

那时候,我们的文字都很稚嫩,我们就像一群刚刚孵出蛋壳的小鸡一样,惊悸而又无比新奇地看着这个叫作文学,叫作诗歌的文字的世界。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却个个热情满满。

尤其是吴群芝,她从一开始就是写诗,一直写到现在,始终不改初衷。虽然中间她也穿插地摸索过小说,但很快她就回来了。她说,这辈子她就是写诗的命了,她与诗是结上缘了,从此她将心无旁骛地写诗,保持初心,只为寻找更富有诗性的诗歌,不断努力,挑战自己。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她开始行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中,从中国诗走向外国诗,什么特朗斯特罗姆、博尔赫斯、叶芝、米沃什等等,都是她不断向前行进的动力和方向。如果说国内诗人的诗让她更为具体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教会她如何应用文字进行更好地叙述,外国的诗歌则让她更为直观地领略了诗歌内在的智性与诗性。

因为行得多,思考得深入,她的地理诗便越发突出并让人眼前一亮。诗中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浮面上的记录,或者刻意地点火扇风,她越来越更懂得如何编排文字,驾驭文字,让它们更富于诗性。

草木之心于岸搁浅

乌桕收紧心事时

去年走失的泉水正打马而归

天池之水

翻过栏栅又回归四月

它们来去匆匆

摇摇晃晃的烟火,波光幽怨

天意可违或不可违

这些来自地下泉眼的水

人间二十天,我的领阅怅然若失

大山统领的众生也是

这首诗选自吴群芝的《天池记》,这绝非是一首普通的地理诗,通过平淡不惊的叙述手法,让你读来感觉无比的舒坦,难道仅仅是舒坦吗?你可读懂“乌桕收紧的心事,那些天池之水,翻过栏栅又回归四月”,诗人在说水,却又仿佛不是,这隐藏在文字里的那份对于保护自然的忧患意识,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只有慢慢走进诗中,才能理解诗人那颗对于万物有着怎样的一颗悲悯之心。自然是用来维护的,不是用来践踏的。最后,她说“天意可违或不可违”,这又是多么无奈!尽管如此,她依然是在以诗性的语言去表达,因为她不是一个怨妇,她是一个诗人。

我特别喜欢吴群芝的诗,她的诗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吴群芝是一位侗族诗人,她在她的《梯田记》中写道:

大片云朵兀自升高

穷石头只砸自己不伤人心

汆岩古村侗家儿女不嫌贫爱富

上下几百年,至此与石头交好

这样的叙述方式,至少我觉得那是属于吴群芝的,特有的侗家女子那特有的语言排列组合方式,读起来虽然有点绕,但品之却有无穷无尽的味道,这味道是蕴藏在诗中,不是漂浮在字面的,你读着读着,或许笑了,但一转脸,或许你又哭了。

难道我们不应该问一问,或者想一想,为什么是穷石头,为什么是石头只砸自己不伤别人呢?侗家女子能读懂,即使是一块石头。

我们也许并不能真正读懂吴群芝对于一块石头深情之下所包含的隐喻,在她的又一首诗中,她再次提到石头。

古村的故事石头知道

石头的故事,石房石墙石井知道

石板路上的樱桃花知道,古村托起的云知道

从明朝走来

风吹叶动,岁月萧瑟

唯有石头铺路供你安营扎寨,繁衍子孙

石房、石墙、石井、石桥、石板路

还有石头挤着石头的梯田

一切都是石头给予的恩惠

包括穷日子招待远方客人

捡块石头洗干净,放入锅中

潮涌,暗礁,漩涡

虾在动,贝在动,鱼在动,海水在动

四亿年前的美味活过来

一锅海鲜大餐

在吴群芝的诗中,多次提到石头,石头自然是有很多用处的,可以做石房、石墙、石井、石桥、石板路,甚至是梯田,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她或许真的去过这个满是石头的古村落,这些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石头像一个烙印一样烙在了她的心里,也烙进了她的诗里。

而另一方面,据我对吴群芝的了解,她就是在山村里长大的孩子,她家有木制的老屋,在老屋的后面,是一座山,山上是不是就该有石头?

我对于童年的了解,凡是曾在童年里与我们遭遇过的,日后总会在某一个时段跳出来,并毫无防备,也毫不掩饰地糅进我们的文字里。只不过有些人是以直白的方式磕磕绊绊地走进去,而有些人则把那些潜藏在记忆中的影像用诗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既是我们个人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对于文字的认知。

无疑,吴群芝属于后者,随着阅读面越来越广,眼界开阔了,心趣也高了。最重要的是,她并不是安于现状,在发表日益攀升攀高的状况下,她依然潜心学习,逐字逐句推敲,反复酝酿,以无比敬畏之心,对文字,对诗歌,赤诚以待,保持初心,执着向前。

对于这跨越式的进步,吴群芝不以为然,她不是不珍惜这些她辛辛苦苦磨砺出来的成绩,而是她太在意诗,太爱诗了。作为一个基层作者,可能对于任何一次有可能出现的发表机会趋之若鹜,吴群芝对这些却保持着一颗安静平和的心,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发就发了,不发就不发。发表只是证明自己努力的方向没错,而并不能代表其它,所谓名利得失,都如过眼云烟。

正因为有如此心性,她的诗便越发洒脱,一如她这个人。这是一份真爱,爱到骨子里,爱到了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执着,勤勉,保持一份初心不变。她没打算止步停留,所有获得的成功,都已是过去式,无论曾经上过《诗刊》《星星》《文艺报》等等,还是获过全国性诗赛的一等奖等等各种奖项,都已经成为过去。未来,新的一年,对她又将是新的起点,挑战新的高度。

她已做好了冲锋的准备,为了寻找更贴合的诗性,不骄不躁,淡定从容,继续向前。

新闻推荐

机上失窃中国乘客曼谷机场遭强制搜查,肯尼亚航空回应:机场警方要求

记者陈晓双1月14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接到中国公民求助,称其乘坐的肯尼亚航空公司航班经停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时,因机上一名乘...

相关推荐:
毛泽东印章知多少2020-01-17 08:27
猜你喜欢:
评论:(她在寻找诗性的路上 □戚佳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