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胜利
“存在是永恒的,因为有许多法则保存了生命的宝藏,而宇宙从中汲取了美。”歌德这句名言道出了宇宙自然之存在的真谛。文化存在亦如自然存在,那因“存”而在“者”,从最深层次上体现着宇宙的根本法则,从而也揭示着人文之成化的原理。邱正伦编著的《中外艺术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所要告诉人们的,就是不断进化的人类社会存留了怎样的美好事物,以及什么人、为什么、以什么方式使那些美好的事物获得永恒的存在。
艺术是人类精神最突出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中,就有了艺术的萌芽。《教程》提到,有证据可考的最早的艺术痕迹,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具有符号化和形式化意义的艺术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发现了距今约二三万年的大量洞穴壁画,同一时期中国也发现了带有装饰意味的器物。作者提到,史前的洞穴壁画,多以动物为主要表现对象,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Altamira)以公牛为主,法国的拉斯科(Lascaux)涉及驯鹿、犀牛、山羊、猛犸、猫等。史前陶器艺术以中国各地出土的遗物最具代表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两大类型。彩陶的艺术性不仅体现于器物造型,还体现于装饰纹样,前期纹样以动物纹、人面纹为主,后期纹样主要是抽象风格的波浪纹和漩涡纹。螺旋形图案样式在同时代的爱琴海地区和中欧地区的壶罐中也能大量见到。
中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电影、文学六种主要艺术形式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其巅峰之作,成为《教程》的主要内容。诸如史前绘画、古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不朽的交响乐、歌剧、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以及中国古代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还有中外文学名著等等,这些在艺术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存在,都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其价值意义也有透彻的分析和评价。
《教程》展现的丰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人类艺术发展的历程。西方艺术的发展,以原始艺术形态为起始点,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表现为文身装饰和舞蹈。第二类是表现在外界物体上的空间艺术,雕塑、壁画、工艺器物装饰、建筑等造型艺术盖属此类。第三类是与听觉有关而具有时间特征的艺术,如原始音乐和诗歌等。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有其突出的艺术风格,通过艺术亦可窥见一种时代精神。
《教程》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有更为详尽的介绍。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有据可考的音乐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夏商周时代的青铜艺术有大量遗存,古代典籍中也记载了有关音乐艺术的丰富资料。秦朝的兵马俑,汉代的帛画、壁画、画像石等各种艺术形式迅速发展,很多作品体现出神话和仙道之风;西乐东渐,使汉代音乐出现了与西域音乐相互融合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关系发展,佛教输入,玄学兴起,宗教及崇尚自然之美的艺术是这一时代的特色。隋唐时期,不同的思想体系、艺术形式得以相互交融和渗透,诗歌、散文和绘画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很难逾越的巅峰。宋、金、元时期,理学兴起,儒释道三教进一步融合,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杰出的画家相继出现,山水画、人物画都有突出成就。明清时期戏剧艺术有较高的发展,以文人画为主流的中国画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先驱者在艺术上做出了新的探索。曹雪芹、王国维、鲁迅、胡适、郭沫若等都在这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对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之中,有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厚重积淀,也有从西方艺术中汲取的精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创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流派。在艺术形态上,话剧与歌剧、油画与版画、现代音乐与舞蹈、电影、电视等都是一些新的品种。
《中外艺术史教程(精编版)》
编著:邱正伦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裘立华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几起私家车车主违停阻挡道路,导致被人暴力损车“私了”的情况,引发社会关注。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