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年度非虚构

来源:兰州晚报 2014-01-13 12:55   https://www.yybnet.net/

曾经给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猪殊岁月巫的◇希和证言》)。很快,有人质疑说“有人不能忍受那个时代朴素的欢乐和温馨,总要简约成伤痕的记忆”,“这本书除了是那个年代的作品,哪里讲到迫害?主人公对在干校劳动本身的情绪是发自心底的乐观,去看看所有画就知道,T午哪里有一点郁恨?”

因为我说:偶然从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那里得知,写这些书信时的T午先生正是内心痛苦的时候,出身和家庭变故都在折磨他,所以,他才急切地需要写这些信,在一个人最无助的时候,完全不请世事的孩子才是这位父亲最安全可靠的支撑和救星。

因为我说:一个8岁孩子认知力以外的世界在这本书里是不存在的,一位父亲用一整本可爱的有字有画的信努力地屏蔽掉不想孩子看到的现实的恶行和谎言,它都被掩藏在了大人的世界里。

全书收录了下放干校劳动的T午在1970年代初写给8岁女儿的61封信和277张图画,文字图画充满生活乐趣和浓烈亲情。听说,作者曾经伤心地以为这些当年的书信在动荡里遗失了,可见它被重新找到和成书,对时隔40年后的读者们是多大的幸运。和各种回忆录相比,这本书最可珍贵的是它原汁原味的记录,直接的还原性。它以特殊年代里的特殊记录,完好地保留和印证了长久伴随我们的双重本能:自我遮蔽和人间温情。

日出日落,父女情深,看来再正常不过,但它同时握有足以超越时代的穿透力,一个父亲的心里深留着多沉的情绪,才在万万不能说出的滚滚涌动中,烘托起这薄薄一本格外纯净格外饱满的情感。

只要百度一下,就能想象这些书信的严酷背景:T午的父亲蹇先器曾留学日本,中国皮肤性病学科奠基人,1915年创建现在的北大医院皮肤科,T午母亲是日本人。这几十个字里透露的信息在那个年代里,是一个人几乎不可承担的沉重。以我自己的亲历,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中国东北的日本遗孤后代绝没人敢讲出自己的身世。

越是回避,决口不提痛苦,越透露出深陷痛苦的境遇。或者,只为求得片刻安全感,我们本能地过滤掉自己最想说出来的,只能选安全的说,而这世上最安全的,恰恰是给自己不请世事的可爱的孩子不断地讲最温情的人间童话。(王小妮)

《一个人和新疆》

周涛朱又可著花城出版社2O13年11月版

肆意应该是自传或者口述实录最高的境界。通常我们看到的赞美多是虚荣的,贬损也多是仇恨的。而新疆知名作家周涛的口述传略《一个人和新疆》则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他用近乎“请勿外传”式的语气点评当下文坛,在回顾个人史的同时呈现了一个与新疆这个地域互融的粗犷以及狂妄。若是一个年轻人狂妄是缘自无知,而一个已经成名多年的知名作家的狂妄,我们只能赞美他是真性情了。周涛对故人文坛的坦率肆意,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诚挚,甚至天真。他让我们大多数人感到惭愧。

(赵瑜)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王鼎钧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O13年1月版

这部回忆录共写了17年,围绕这个“每一天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每一个小时都可以写成一本书”的大变局,该怎么写?王鼎钧说:“我写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的思想,我应该没有政治立场,没有阶级立场,没有得失恩怨的个人立场。”王鼎钧从事写作60年,在回忆录里,以几十年修炼出的审美理想,穿越历史,在传统与现代、文学与历史、匡时济世与终极关怀的交会点上,用大手笔表现大时代。这样厚重与美善的作品,五四以来,中国为数不多。

(刘荒田)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俄)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著

刘文飞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O13年9月版

布罗茨基称曼德施塔姆夫人为“文化的遗孀”,她体现出这样一种能力,“即延缓民族的文化崩溃”。曼德(尔)施塔姆,苏联时期的天才诗人,死于政治迫害,死亡时间不明。曼德施塔姆夫人六十岁时,写下回忆录。她凭借非凡的记忆与敏感,她凭借不可思议的意志力,复活了曼德施塔姆的诗歌与生命。她舍却那些血肉模糊的可怕表象,直奔精神的苦难而去。她对专制的洞察力,让人颤栗。罪恶并不只在别处,沉默就是耻辱。她的天才与伟大,不亚于曼德施塔姆。

(胡传吉)

《温泉洗去我们的忧伤》

郝誉翔著新星出版社2O13年3月版

我不知道作者柔弱的身躯是如何承受这么沉重的黑暗记忆,又如何将这样的“成长经验”转化为文字,让它们面对读者。“在我还没有学会走路时,父亲就在我的生命中缺席。”这样的告白背后有多少个不堪回首的日子,温泉真的能够洗去那些忧伤吗?作者似乎平静的文笔带我们去面对生命中无法逃避的黑暗与光明。(周立民)

《宁静的地平线》

张郎郎著中华书局2O13年1O月版

张朗朗对上世纪70年代的记录在记录之外,贯穿着那个时代的“英雄气”,英雄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比如准备赴死的前夜在死牢里用意大利语唱“我的太阳”,比如张母对上门谈话的警察说,有坐死牢的儿子是骄傲。时代无情又武断地规定着每一个人,而只有人在抗拒,比如遇罗克,比如在监狱中忽然有人背出了食指的《相信未来》。(王小妮)

《家国万里》

李怀宇著中华书局2O13年6月版

本书是对12位旅美学人访问记的结集。受访的两岸学人有余英峙、唐德刚、张充和、刘再复等,都是中国文化在异国他邦的杰出代表。在访谈中,学人自道治学旨趣,固然价值不菲,但他们回望国共是非,评点红白恐怖,针砭民族主义,探讨民主转型,不乏过来者的沉重感悟,远观者的冷静观察,去国者的殷切期待,尤其值得寻味与反思。(虞云国)

《监狱琐记》

王学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O13年1O月版

王学泰的文笔是第一流的老辣、犀利,他的经历也极富传奇,这本监狱琐记描写了当代中国的荒诞离奇,其价值与《牛棚杂忆》、《干校六记》媲美,或更有意义。

(马勇)

《出梁庄记》

梁鸿著花城出版社2O13年4月版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我看过,印象深刻,我在许多地方推荐过。这本《出梁庄记》我不记得在哪个连载上看的了,依然印象深刻。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学问,再过几十年,就有费孝通同类著作的价值。只有通过这些作品,才能了解这个时代。(马勇)

《我们这里是精神病院》

小安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O13年4月版

随意,松弛,自由自在,不僵硬没套路,小安只是她写身边的日常,而它又能极有力地穿越现实,翻过老套的虚构和非虚构所有这些人造概念,最自然地回到创造本身,快乐又真诚的写作起始点。概念永远框不住真作家的,虽然,我们这儿一直都是精神病院。 (王小妮)

新闻推荐

中国男子日本救人获表彰

据新华社电日本东京都北多摩西部消防署20日决定向一名中国人颁发感谢状,表彰他救助一名跌落铁路站台的乘客。日本时事社报道,这名中国人名为付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新旧都是东京2014-02-27 02:00
评论:(年度非虚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