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
抗战爆发后,菏泽广大农村地区活跃着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和敌人做斗争。这些没被纳入正规军编制的儿童团员,在如火如荼的抗日烽火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吴本善老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一家四口人参加抗战
“知了,知了,日本鬼子来到了。拿起枪,拿起炮,把日本鬼子都打倒,汉奸一个也跑不了。”时至今日,吴本善回忆起74年前读过的抗战课本,仍然心潮澎湃。讲到激动处,他时常会站起来连说带比划。
1934年11月,吴本善出生在牡丹区高庄镇天庙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随父母逃荒要饭。“麦子黄梢,日本鬼子的铁甲车从我们村头经过,‘咣当咣当\’的声音传出去很远,我们躲在寨墙上听得清清楚楚。”这是八年抗战历史给吴本善留下的第一个镜头,那一年他还不到4岁。
1941年,吴本善7岁,国民党政府在天庙村开班民主小学,不收学费,他得以入学学习。“当时只有一本书,名字叫《国语》,我记得书是用麦秸草纸订制,油印的,字迹很模糊。”虽然课本印制粗糙,但吴本善却读得津津有味,一学期还没上完《国语》就烂掉大半。
一个家庭走出4名抗战志士,这是最让吴本善感到自豪的事情。1939年初,中共菏泽县委组建,汲丕显任书记。吴本善的叔叔吴冠山当时作印染工,结识了汲丕显,后在其影响带动下参加了抗日斗争。1943年夏天,吴冠山带着6支枪和10几颗手榴弹,组织天庙抗日游击队,并任队长。在他的带动下,天庙村随后成立了农民协会、自卫队、儿童团等革命组织,开展全民抗日救国活动。吴本善的父亲吴冠之是农民协会会长,堂叔吴冠华也参加抗日组织。在这样的家庭革命氛围 影响下,吴本善参加了儿童团并任团长。“不光是我们家,当时所有成员一同参加抗日组织的家庭非常多。”他回忆说。
红缨枪顶住特务胸口
吴本善回忆,他所在的儿童团一开始有六七名成员,后来发展到10几名,大家轮流站岗放哨,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儿童团的主要任务包括:宣传抗日、激发农民抗日积极性;参加斗地主、分田地运动;参加市场管理,缉查日伪私货;侦察敌情,送情报和秘密信件;站岗放哨,盘查外来人员,重点是日伪特务;投弹射击和军事操练,学习军事技术和文化知识。
1944年麦黄时节,10岁的吴本善头戴白黄两色相间的“六块瓦”式帽子,身穿用胶泥染的土布衣服,手持红缨枪,在村南寨墙上放哨。寨墙豁口处有一棵桑树,他爬到树上向远方瞭望,时间不长一个人影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猫着腰从麦田里钻出来,慌慌张张地往寨墙上爬,我急忙从树上下来,快步走到他跟前,并伸手拦住他的去路。”吴本善回忆说。此次他才看清来人约30多岁,身穿黄色绸衣、头戴洋草帽、脚穿白色洋袜和黑色皮鞋,手提一个皮箱,显得非常吃力。从穿着打扮上,吴本善判断出这名男子不是本地人,很像日伪特务。他迅速用红缨枪顶住来人的胸部,并大声呵斥:“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的?”男子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做生意的,是给抗日游击队长吴冠山送货的。”
“吴冠山是我的叔叔,他周围的人我基本上都认识,但这个人看起来非常陌生,里面肯定有猫腻。”吴本善便想擒获这名男子,但是自己身单力薄,如果硬来自己肯定不是对手,便灵机一动,对这名男子说:“你沿着寨墙小路往东走,一会就到他家,我送你去。”男子前面走,吴本善举着红缨枪在后面监视。走到吴冠山家门口时,他叫男子停下脚步,自己先行一步向叔叔报告了来者情况。吴冠山操起手枪,走出门外,在一棵椿树下与男子见面,并且详细地盘问起来。几番下来,男子交代,他是菏泽县“皇协军”队长李森亭派来的,准备以提供军火为诱饵“策反”天庙抗日游击队。男子说:“跟着李森亭大队长干,你们可以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吴冠山一听火冒三丈,愤怒地说:“你这个日伪特务,诱使我们投降鬼子当汉奸,是打错了算盘。天庙抗日游击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我们誓与鬼子及伪军血战到底。”吴冠山一席话说得日伪特务哑口无言。吴冠山叔侄随后打开皮箱,一看里面全是步枪子弹,共有200多发。后来,这些子弹全部分发给抗日游击队员。
血洗天庙村
“抗战的故事啊,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虽年逾八旬,但吴本善依然思路清晰,回忆抗战往事仍旧激情满怀。在他的记忆中,天庙抗日游击队至少有两次与日军血战的经历。
1943年冬,菏泽县皇协军队长李森亭带领一队日伪军突袭天庙村。早有准备的游击队员和民兵开枪射击,广大群众也手持杈子、铁锨、棍棒投入战斗,日伪军朗白逃窜。“日伪军对天庙村人民是欠下血债的。”吴本善痛苦地说,他说的血债便是指的日伪军 “血洗天庙村”。1944年春,日军驻菏泽司令官山口带领日军及“皇协军”
共200多人侵袭天庙村。
也许是老天有眼,侵略军
行到天庙村南的吴楼、秦庄村时,突然天降大雨,遍地是水,道路泥泞,日伪军无法前行,就地休息。第二天凌晨,一个早起拾粪的农民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吴冠山报告。广大村民在游击队的掩护下,分头撤出天庙村。“我们分散隐藏起来,不多久看见村子里火光冲天,鸡叫声、狗叫声,日本鬼子和伪军的叫骂声清晰可见。”吴本善回忆,此次大火烧坏天庙村40多间房子。为防止日伪军再次偷袭,天庙村加强警戒。“白天儿童团站岗放哨,晚上换上自卫队,村庄的东西南三个门都埋有地雷。”吴本善说,“为保证安全,儿童团员一般在晚上撤出村庄,我时常披着蓑衣在坟头上睡觉。”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据吴本善介绍,当时占领菏泽的日军最多时约500人,少时只有二三百人。可是,就是这么少的鬼子却通过“皇协军”等汉奸组织,统治菏泽达8年之久。“汉奸最可恶了。”采访中,吴本善不止一次表达自己对汉奸的愤怒,“1945年日军投降后,群众就像撵疯狗一样追打伪军、汉奸。”当年中秋节前后,冀鲁豫边区运西、湖西、鲁西南三个军分区攻打日伪军盘踞的菏泽城,吴本善的父亲和叔叔都参加了攻城战斗,他本人则带领儿童团员运送弹药、传递情报。抗战结束后,吴本善将自己曾经使用的大刀、红缨枪都保留了下来。“前几年搬过几次家,现在这些东西都找不到了。”吴本善遗憾地说。 
新闻推荐
李晓梅出生于南京,嫁夫镇江,2002年户籍由镇江迁入北京。今年51岁的李晓梅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李晓梅,北京宏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