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郗晓波
熊培云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西风东土》是本有分量的书,不仅仅指其有50多万字,600多页,厚重如砖头,也指其思想上的重量,给人诸多启示。
书中,熊培云除了政治观察之外,更多在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层面。我最感慨的是书里透露出日本生活的一些细节,比如读书。作者说:“看日本报纸时的一个印象,里面有大量的图书广告。翻开早上未读完的《朝日新闻》,细数下来吓我一跳,40个版面竟有10个版登载了书刊广告……翻开当天的《读卖新闻》感觉也一样。”所以,作者感慨道:“从日本主流媒体充斥大量图书广告来看,日本的确是个少有的学习型社会。”
日本的图书广告做到了什么程度?“中午去东大食堂吃自助餐。食堂有两种托盘,一种上面什么也没有,一种在盘中央印了图文。今天才注意到托盘新换了《朝日新闻》为夏目漱石的小说连载做的广告。”所以,日本对作家也非常尊重,“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晋书》‘漱石枕流’。他去世后,据说大脑保存在东京。1984年,日本发行的千元钞票印了他的头像。”
在日本,即使去咖啡馆喝茶,也见“咖啡馆整整一面墙都是旧书”且“旧书大多保持着很好的品相,没有一点灰尘”边喝咖啡边随便翻看旧书,估摸这就是那种骚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罢。日本人爱书到什么程度呢?作者写道,“《西田几多郎全集》第一卷正式发售三天前,便有热心读者在岩波书店门口打地铺排队了,其情形完全像中国人春运买火车票。”
熊培云说,中国与日本的老百姓是“具体交往,抽象反对”。“过去,日本对中国了解很多,但中国对日本了解太少。”作者在这本书强调的是: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如果把这味药用好,就可以吸取日本的先进方面,中国或许就会发展成为一个“高智商社会”。
新闻推荐
《爸爸去哪儿2》节目组动用了直升机。吴镇宇、黄磊、陆毅、曹格、杨威五个星爸及孩子们亮相都江堰。“村长”李锐穿起飞行员制服。《爸爸去哪儿2》昨到都江堰连山坪拍摄继6月22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