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进
“以前在村里住时,总感觉破破烂烂的。现在可好了,小区里、牟汶河边,大人小孩都喜欢出来玩。咱农村生活品位提高了,过的日子跟城里人没啥区别!”在钢城区颜庄镇滨河小区,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吕贯三不无自豪地说。
像吕贯三这样,钢城区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喜迁新居,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从破旧平房搬进敞亮的楼房,这是该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抢抓机遇,全面启动实施“城中村”和旧村改造及新城镇、新社区工程建设的结果。
“阳光拆迁”让群众满意
旧村改造,是当前农村工作难点。因为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不少村在拆迁过程中举步维艰。钢城区在拆迁过程中,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坚持公平公正、阳光拆迁,确保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颜庄镇西沟村被列入挂钩试点项目区后,村两委班子确定了“先建居民楼、再安置拆迁”的工作思路。他们坚持“阳光工程”理念,事事摆上桌面,在“两会”上进行讨论、研究、表决,在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在旧村拆迁评估上,为了做到公平公正,村民公开选举了一支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7人组成的评估小组,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旧房面积丈量和拆迁工作。阳光透明的工作方法,让这个村的拆迁如顺水行舟。西沟村是一个只有400多口人的小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0万,但小村却干了大事,这个村目前已完成旧村拆迁130多户,15亩土地用于建设新村,腾出了90亩土地进行了复垦,建成居民楼6栋,可安置160户。
为保证群众对房屋拆迁补偿的知情权,里辛镇高家岭村在拆迁过程中,采取评估的办法确定补偿金额。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23人的“旧村改造议事小组”,先选择村内最好的一栋住宅进行评估,评估价为5万元,以此为标准,按照建成成本,并结合房屋折旧以及此前村内房屋交易价格等因素,采取人人现场投一票,去掉6个最高值、去掉6个最低值的办法,当场公布房屋估价标准,以此为参照,对所有拆迁房屋进行新旧折价评估。用这个办法,全村不到7天就完成了房屋评估任务。评估标准公示3天后,全村299户拆迁户就有169户自愿报名立即拆迁。为何会出现“排队拆迁”的现象?原来这个村制定的“文件”规定:公示到期无异议、且在规定时间自愿报名拆迁的前80户,原评估价格再上浮20%,谁先报名拆迁,谁优先选房挑楼层。
政策入心增强拆迁动力
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在拆迁过程中,把政策向群众讲明,让政策深入民心,让群众得到实惠,妥善处理好拆迁与群众的利益关系,就能解决拆迁户的思想顾虑问题,将拆迁的阻力变为动力。钢城区用足用活土地挂钩增减政策,今年重点抓好5个土地挂钩项目区、涉及16个村,计划拆迁复垦1092亩,腾出建设用地指标662亩。该区充分利用挂钩项目腾地复垦补助政策,在落实市、区每亩1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由各镇(街道)再配套3万元,达到每亩13万元,调动各级实施土地复垦的积极性。
作为典型的园区带动型新社区,颜庄镇疃里村抓住增减挂钩试点的机遇,实施了旧村拆迁改造并规划建设了疃里中心村。目前完成拆迁近400户,建成居民楼11栋,老年公寓2栋,安置居民240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搬进了老年公寓。“听说村里今年还要再建两栋楼,余下的俺这百十户,年底保准都能有新楼住!”在疃里中心村新开工的两栋居民楼施工工地上,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地处棋山脚下的棋山观村,是个纯山村,不靠厂矿,不邻城镇,但村两委干部不甘贫困,抢抓新农村土地挂钩增减的机遇,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他们从腊月十八开始拆迁,到农历二月二就把全村234户房屋全部拆迁完毕,一个容纳2000户居民的山水新居——— “棋山人家”社区即将开工建设;相邻的圈里、焦家庄、穆家寨等村的200多名拆迁户,也已开始进入拆迁,年内完成整体搬迁安置任务。
里辛镇茶峪子村的城中村改造虽然启动晚,但速度快、效果好。他们的办法是用旧瓦房的平方换新楼房的平方,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资金缺口由集体土地开发收益补偿。今年计划拆迁220户,腾挪土地200亩,建居民楼10栋,力争年内让拆迁户入住新居。明年计划拆迁300户,三年内全部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安置任务,届时,将腾挪出来的土地用于商贸开发和物流经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市场化运作破解资金难题
“俺村仅仅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完成了4栋居民楼建设,现在可以入住了。我买的110平方米的,都是成本价。”刚搬进新房的黄庄一村村民房成连说。他入住的桃花源集中居住区是依托莱钢金鼎小区规划建设的,建成后可吸纳周边6个村、1740余户、5600人向镇驻地集中。黄庄一村为解决好旧村改造中的融资问题,将企业管理运用到旧村改造上,先借贷一部分,再预售居民楼集一部分、施工单位垫支一部分,村集体将借贷资金作为建设流动资金,启动居民楼建设,再用预售资金和施工单位垫资投入下一轮开发,形成资金流动链条。
同样进行旧村改造的黄庄镇西冶社区,他们的做法是拿出部分土地让开发商开发,实现村集体和开发商双赢。他们在引进河北衡水普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金茂广场的基础上,去年又引进上海启迪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莱芜市高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中心商贸区改造开发,目前该片区已完成拆迁150多户,总投资2亿元的两座32层高档住宅楼以及5座商业楼建设进展顺利,其中1座商业楼已完工。艾山街道逯家庄社区与龙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采取企业垫资建设的方式进行旧村开发改造,建设特色精品街,目前已累计完成拆迁160多户,新增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此外,有经济实力的村(居)通过自筹资金加快村庄改造建设。今年南赵、疃里2个村共拆迁改造567户,需建设资金1700万元,由村集体自筹资金600万元,再按每户2万元的标准从居民中筹集1130万元。辛庄镇傅宅科村则通过农户联保的方式向金融部门贷款,解决部分建设资金。今年该村共拆迁改造80户,需要建设资金800万元,采取5户联保的方式为每户提供3-5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从中国农业银行贷款800万元。
新闻推荐
■新城镇 新社区钢城区提前两个月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全区28个城中村已有23个村展开拆迁改造,完成拆迁面积63.2万平方米,占全年拆迁任务的105.3%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凤娟 通讯员 吕慧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