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瞳孔变方的人看什么都能看出利益行为方式上就很容易走

来源:兰州晚报 2010-05-10 08:26   https://www.yybnet.net/

瞳孔变方的人看什么都能看出利益,行为方式上就很容易走直线、走极端,人的意志主宰一切,环境能善待你吗?

大自然按照自身规律运行,日月星辰,从不越轨,从不懈怠,万物赖以有规律地滋生,人类才有生存的空间。人类和大自然应当相互尊崇,人类应具备理智的心态。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刻在国学馆石碑上的原因。

下面谈谈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个系统性很强、很复杂的话题。大家都是学文的,不必说得太具体,点到为止。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包括人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只要牢牢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以立人,己欲达以达人” 就足够了。现在有个新提法,叫“换位思考”,其实没有什么新内容,也就是“推己及人”。我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学毕业生很多,大概因为我有作家的头衔,感情交流比较忠实。有人走出校门,立即发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太大了!于是,抱怨社会不公正,不公平,对自己的才华不够尊重,英雄无用武之地。社会确实有不公正的地方,譬如庸才当道、谄媚之风盛行、文风颓靡、道德沦丧、价值观浮躁,等等。这些问题,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伴随而生,是通病,属矛盾的二重性,相对存在,所以圣人学说里才有君子与小人之分。问题的发现就是进步的方向。没有理想社会,把社会理想化就是虚妄,虚妄的后果就是自命清高,自我空虚。现在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确实难,但对家庭背景呈强势的人来说,并不难,这不公平。于是,有的人埋怨家庭,把怨气撒向父母。饶了他们吧,为你们上学,他们够可怜的了,你们找不到工作,他们心里是啥滋味可想而知。人从生命在子宫里诞生的那一刻起,老天爷就决定了他的社会关系,早就安排好了他的七大姑八大姨是谁,他注定是某人的儿子某人的孙子,没有给他留一点儿选择的余地。只有等他懂事后,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那就是自杀。还是要慎用,责任的包袱太重,也不符合生命逻辑。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一切问题都在他们智慧的预设之中。有两句话可以对症下药:“君子不器”,“上善若水”。就是说君子不把自己当器物,塑造成什么就只能干什么,塑造成茶杯就只能泡茶,塑造成醋瓶子就只能装醋。君子应该“随遇而安”,自觉适应社会。你无权选择社会关系,但你有能力改变你自己。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是上善,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永远根据地形安置自己,随方就圆,永远处于最低的位置,默默无闻。

在这里,我想说说教育失衡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教育普及、教育公正,开历史先河。

与人类社会一样,追求完美是人类永远的话题,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总会有相符相悖的问题,也就是存在失衡现象。今天之所以提这个话题,是想颠覆颠覆一些时髦的说教。我们从懂事以后,接受的教育大多是“为他”和“利他”主义的教育,主体与客体颠倒,客体的需要被渲染夸大,主体被处于次从地位,被漠视,遭冷遇,虚华泡沫就在所难免。学习是为了什么?现在有人要问,恐怕大多数人还会说为了“建设新中国”,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长期以来,社会意识的教育主要是“爱祖国、爱人民”,后来渐渐贴近现实,有了“尊敬父母”,“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的教育。等等,不一一而论,动机都是好的。试想,那么多“为”,那么多“热爱”和“尊敬”“尊重”,唯独没有自己。之所以说教育失衡,就是因为主体与客体颠倒了。孔夫子倡导“为己之学”,学习就是为了完善自我,为了自我成材,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尊严,成为正人君子,也就是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什么要给教育戴那么多利他主义的高帽子呢?那么多“为”与自我有多少裨补?我看还是为自己吧。您努力工作,为了什么?为了让领导看?为了提拔?为了加薪?为了多发奖金?太功利也太浮躁了,很难得到满足,很容易失望,很容易滋生出不良情绪。你干工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就难免作秀,难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久而久之,你干了些什么别人会视而不见,但你的虚伪别人却看得一清二楚。你当众拍领导的马屁,你顾不上肉麻,别人却肉麻了,表面上你尊重了领导,别人怎么看你的人品?你尊重自己吗?你说假话,别人怎么想?你尊重自己吗?你跟父母闹别扭,父母对你怎么看?虽然有爱的掩饰,但你在父母心目中的质量要打折扣的。再说,人人都奉献那么多“为”和“尊敬”“尊重”,社会负担得了吗?拿什么回报你?人人都为别人,感情债务就过于沉重,社会累,个人更累。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粗俗的道理不宜说的太多,说多了影响我们探讨的层次,自己琢磨吧。

目下社会情绪是有些浮躁,这与人的价值观脱离主体不无原因。就人类的意识而言,浮躁总是若即若离,甚至成了催生文化成熟的动力。其实,有些道理很浅显。太阳发光不是为了照亮地球,给人类送温暖才发光的,而是自身裂变的需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人类也没有因此而轻视太阳,太阳在人类的心目中很伟大,历代都有歌颂的名言警句,甚至用来比喻伟人。月亮自身不发光,反射太阳的光明,甘为人梯,于黑暗中有规律地照亮地球,时间空间选择的都不错。月亮是被动的,没有主观能动性。但在人类的心目中同样伟大,日月同辉,历代歌颂月亮的诗篇比歌颂太阳的还要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月亮的描述就最为贴切:“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该泼点凉水了,说点你们不喜欢听的话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普遍存在于生活的平凡之处与细微之处。现在是有那么一些80后,身负“名牌大学”的重负,累得凄惶。低不就,高不成,大事作不了,小事又不作,自命清高,怀才不遇,看什么都不顺眼,发不完的牢骚。说到底,个人在膨胀,地球在缩小。客观效果就是自我不尊重,别人当然也不尊重你,人生价值自我磨损太大。这就是社会上说的“高分低能”现象。现象不是偶然的,主要是自我价值观上的原因,当然也有社会的原因,但社会你改造得了吗?我看还是以自我尊重为主,改造自己,适应社会,于平凡处显张力。我在大会上常不厌其烦地提醒我的部下,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做好眼前的工作。拥有工作机会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社会这么大,就业这么难,你总算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要珍惜啊。其实,工作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不能简单地拿个人所得来衡量,不能用社会的不公正来抵销自我价值。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评价你。别人说不了自身也在迷惑中,有什么理由评价你?真要评价你也无非是拿你说事,为自己寻找心理平衡点。我曾介绍一个大学毕业生去一家民营企业打工,他面带为难色对我说,他在班里是高材生,去民营企业打工同学会对他怎么看。我说你是为谁活着?为同学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同学能管你的未来?同学能给你饭吃?说不了你的同学也想去民营企业打工,只是没有遇见我这样的好心人。后来他去了,如今自己成了民营企业家。有些事看似高深,实则极“高明而道中庸”,做起来并不难。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对此,我是这样想的,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机,都要因为“我”的存在,使这个地方有所进步,人应该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体现自我。

现在有句流行语叫“作秀”,并非公众人物的专利,普遍存在。譬如有人把“难得糊涂”四个字书成书法大字,挂在办公室里励志。不管出于何种动机,给人的感觉总是无病呻吟,病状作秀。看似坦荡荡,实则是牢骚满腹,好像吃了多大的亏,党和人民委屈了他多少。此地无银三百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价值观上出了偏差,拿文化自虐,还要表演给别人看。并非我对这四个字有偏见,郑板桥因这四个字而名留青史。话说回来,郑板桥仅仅因为这四个字才名留青史的吗?你了解他的才情吗?你了解他的官德吗?你知道后人为啥对他这四个字感兴趣吗?郑板桥还有一句话,“些小吾曹州县吏,枝枝叶叶总关情”,结合在一起考虑,就会另有一番情趣。

中国人是很注重文化情结的。许多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艺术家至今为人们所仰慕。依我看来,一半是他们的才情,一半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就拿酒文化来说,唐代诗人个个能喝善饮,喝出了酒文化的真谛,喝出了酒圣、酒仙,喝出了千古名篇。杜甫有首诗,对酒文化高度赞誉:“知章骑马如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将进酒》让人看罢欲饮还醉!其间人格魅力的夸张呼之欲出!如今官场上的酒桌子比办事机构多,随处可见交杯换盏的场景,请问几多是人格情趣的张扬?未曾见喝出几个“酒圣”、“酒仙”,倒常能听到酒鬼、酒丑的种种拙劣表现。恐怕支酒桌的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吃请的人有不便言喻的苦衷,陪吃的人永远有成人之美的乐趣。我并非拿古人压今人,也并非褒古抑今,可能历代酒丑、酒鬼走红官场的大有人在,但无论史资和民间都嗤之以鼻,不予记载。至今美名远播的书法家,几乎都是思想家,美人美政,美文美德。后世对他们书法艺术的尊崇,多半缘自对他们人格的尊崇。据说秦桧和严嵩的字也很不错,我们今天使用的仿宋体,据说就是根据秦桧的字创造的,可谁把他当成书法家?你们到杭州西湖岳飞庙里看一看,就理解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感情了。西湖美不美?没人敢说不美。山水之美在于山水吗?非也!西湖有白居易主政修建的白堤,有苏东坡主政修建的苏堤。有岳飞,有于谦的墓,“为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得重西湖”,文化的积淀与塑造不可低估。现在也有极少数公众人物,假以“奉献”的名义到处作秀,新闻性很强,娱乐性也很不错,搂不来财气,敛个人气也可以。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专利,缺乏共性,大多也是昙花一现,以天使角色登场,以魔鬼身份谢幕。不必羡慕,东施效颦,难免也有可爱之处,权当看小品。

个人价值的完善与实现,需要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要“积极主动”,实现于生活的细微之处。我想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不要轻易对自己不负责任。这和作秀是两码事。就拿我来说,学校邀请我来给大家讲课,我是认真准备了,思虑了好长时间。出发点并不是说我为了让大家受多大的启发,多大的教育,引起多大的共鸣,收获多少掌声。我是为自己负责。人家为什从请你?因为你是作家,写过几本书,算是个文化人,人家看得起你,你就得更看得起自己,你不能让别人失望,说你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至于我今天讲的怎么样,大家去评判,反正我尽力了,内心是平衡的。

生活是充满阳光的,生活有时候大度,有时候吝啬,像喜怒无常却明察秋毫的智者,一切都逃不过它的视野。生活是很幽默的,有时拿你开心,有时拿你恶作剧。中国人常说“头上三尺有青天”,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一生中能够体现价值的机遇不是很多,没有机遇你不要强求,有了机遇就千万不要错过。顺天意而尽人事。天上掉了个馅饼,没有掉到你脚下,那不是你的,你不要硬着头皮涎着脸去扑去抢,老天爷不高兴,抢到手未必能吃到嘴里,即便吃下去未必见得对身体有益。“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疼的”。天上掉了个馅饼,掉到你的脚下,让别人拣走了,老天爷照样不高兴,别指望它同情你,也别指望它再来一次。不要轻易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类的话。那是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出发点都是善良的,效果很难预测。现实中破铜烂铁发光的地方比金子发光的地方要多。历史上庸才表现丑陋的舞台比比皆是,多少英才荒冢一堆草没了。有句诗说得很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细细琢磨这句诗,对价值观的定位,会有很大裨益。

现在该说说文学了。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文的,有多少人想成为作家,有多少能成为作家,不得而知,要看社会的塑造和个人的才情积累。如今当作家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写几篇散文,几首诗,然后写申请,权威部门认可,你就取得了作家的名分。说穿了,当作家单纯是为了给别人看,那就很容易。但要作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就不那么容易。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上面提到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为作家的价值观定了位。张载是陕西宝鸡人,我的乡党。他的故乡在眉县横渠,如今叫横渠镇。横渠四句因他的家乡而定名。历代大大小小的政治家都喜欢改换地名,因为这样可以顺便把自己的名字搭进史料。但横渠的名字一直没人敢改,沿用至今,大概与张载不无关系。张载用他的思想,为家乡沉淀了历史,可见文学正如人们所言,总是以隐形的强势出现。当作家除需要天赋外,还需要后天的积累。文学作品讲才情,《红楼梦》之所以流芳百世,缘自曹雪芹的才情。不过,才情这东西最扰人,很难把握,除先天赋有外,更需要后天一双敏锐且具穿透力的目光。世事洞明既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的命运在天而不在人,一味与命运叫劲定会一事无成。还是不要过早的为自己设计生活模式,顺天意而尽人事,先把价值观的问题解决好。

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一开场我就说是探讨,希望你们选择性地接受。谢谢!

2009年5月

范文

新闻推荐

沪指艰难守住2600点

资料图片昨日市场多空争夺激烈,股指拉高又被打低,打低又被拉高,几经反复。最终上证指数小升8.14点,收盘2655.71点,处于2635点的跳空缺口被回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604.19点。  ...

相关新闻:
赵作海的确遭逼供2010-05-12 20:06
猜你喜欢:
评论:(瞳孔变方的人看什么都能看出利益行为方式上就很容易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