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3艺考的到来,“艺考”作为一个热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今后这样的捷径可能越来越难走了,全国艺术类考试正在酝酿改革,2014年起,艺术考生文化分的比重可能加大。加之艺考成本逐年增加、艺考制度不公、考生备受社会歧视……“艺考”是条光明大道?还是一条越走越窄的“不归路”?
细数艺考三宗罪
“艺考”这二字如艺术二字一样,常常被世人带上“有色眼镜”,仿佛因“艺考”上大学就低人一等,另外,耗费精力,成本高额不说,艺考制度的不公也常常是艺考生面临的问题。一宗罪:耗费精力且成本高额
几乎每一个艺考生前期都花费了大量专业培训费,而艺考结束后还要补习文化课,这也是笔不小的花销。一个看似简单的“艺考”却足以撬动庞大的产业链,“艺考经济”这个新生名词也映入了大家的眼睛。这个样的一个“艺考”的羊群效应带给考生家庭的,带给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近年来,艺术高考培训成为众多艺术高考考生的必经之路,但由于门槛较低,监管存在难题,培训班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的艺术高考培训市场,让艺术类考生成了“待宰羔羊”。二宗罪:制度不公乱象横生独立招生的艺术院校各自规定考试范围,
该校教师成为招考评委,是一些考生选择找这些学校老师私下辅导的主要原因,独立招生制度虽杜绝了学校在招生中牟取暴利的可能,但变相提高了这些院校老师的课时费标准。不少艺术培训机构还存在办学不够正规,培训老师滥竽充数的现象。很多艺术培训机构均没有在其官方网站或办公地点的显著位置展示办学资质,一些艺考培训机构只在墙上悬挂了工商经营执照,却并没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专家认为,学校更加公平公正的招考过程,也将对艺考培训乱象起到抑制作用,“应不断进行招生改革,力图公平透明,让一些潜在的链条和‘规则\’无的放矢。这些不良培训机构自然失去了生存土壤”。三宗罪:因“艺考”上大学就低人一等?
艺考生往往被看做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代名词,艺考也被当成是高考的捷径。因为只要通过艺术类考试,就能以大幅度低于同等院校的文化课分数被录取,这曾一度造成艺考人数疯狂增长。于是,很多艺考生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也缺乏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由于在读高中时成绩不佳,便试图通过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专业课培训来降低高考难度。
艺考的前途?
2013年艺考开始还不到一周,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这是人生重要的时刻,成功的话就可以进入梦想的大学深造,假若失败,以大部分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是难以进入好大学的。
在麦可思公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有一组有趣的数据,在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占到低就业率专业83.2%的比例,而且他们的离职率也最高,达到54%。而关于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离职率较高的问题,从另一组数字也不难看出,在2007届毕业生本科各类专业中,艺术类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为18个月。同样的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也是从事美术设计、创意和媒体等职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为第一个雇主工作的时间最短,平均仅为13个月。可见相比而言,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是一个比较不稳定的就业群体,所以,视艺考为上大学捷径的学生和家长们不妨面对艺考热多一份冷思考。
国外的“艺考”
在国内,艺术专业的高校相对比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系难考,有些家长就误以为国外的大学也一样,为孩子申请综合大学的艺术系。专家提醒:“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在国内,艺术专业的高校相对比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系难考,有些家长就误以为国外的大学也一样,为孩子申请综合大学的艺术系。专家提醒说,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申请国外的综合类大学,那么语言关则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要求,而且还要通过国家统考(相当于外国高考),而申请艺术类高校则只需通过学校的专业考试,并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就可边学专业课,边攻语言关了。有的甚至不需要通过考试,只要在申请时提供的作品和影像资料是真实的就可以了,由此可见个人作品的好坏对能否顺利通过国外艺考有很大的影响。
“艺考”究竟是条光明大道?还是越走越窄的“不归路”?还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引用一段最近较火的陈欧体作为结语,谨以此话,献给正在经历艺考的广大学生们。“你只看到我不去学校上课,却没看到我每天为了考试辛苦奔波;你只为你的高考准备,我却必须做两手准备;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可以说我阅历浅薄,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艺考,是注定孤独的旅程,路上到处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艺考生,我为自己代言。”
99艺术网
新闻推荐
2012年以来,“房叔”、“房妹”等一些问题官员被网络曝光于大众“聚光灯”下,遭到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网络反腐日益引人关注。然而,人们也发现,晒艳照、亮房产、小三曝光……网络反腐娱乐化、低俗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