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富宇化工项目建设现场,据了解,该项目占地 700亩,总投资12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0亿元。
见习记者 刘鹏 报道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本报记者 蔡文龙 见习记者 刘鹏
10月16日,秋风瑟瑟,寒意逼人。河口区富海工业园富宇化工项目处,十多米高的钢架上,工人搬运电缆的号子声,浑厚有力,工人焊接时不断溅出的火花,炫目刺眼;不远处的工地上,五十多米高的设备已耸立成林,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调试着……
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令人动容,切身感受到大项目建设的冲劲和力度,感受到河口区紧抓项目建设的决心和干劲。采访中,所到之处,人们都在谈项目,论项目,更在干项目,努力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实现率先崛起!
产业项目
块头大 效益好 带动能力强
河口区地处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秋日里,驱车行驶在河口,苍茫的大地,处处吐露着发展的生机。工业园里,绿色生态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示出十足的驱动力。田野上,全国大型农副产品基地正在崛起,现代农业在这里趟出新天地……
这一切,动力来源于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就是加快转调的主要抓手,就是驱动发展的强动力。正缘于此,河口区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日前又集中开工了19个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34.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2亿元,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城建等多个领域,当前,正在火热建设的富宇化工投资15亿元的重油加氢裂化项目,正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达产后,加工能力将达到170万吨,年产值超60亿元,年创利税2.2亿元。
据介绍,河口区年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这样豪迈的发展底气,还是来自于大项目。据悉,该区今年加快推进中海油500万吨炼化改扩建、华联石化2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晨宇机械新型铝合金车轮、华能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这一个个大块头项目,无疑就是拉动河口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工业大手笔不断,农业、服务业出手也不凡。神州澳亚、印尼佳发、山东正邦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特别是澳亚集团运营总部、佳发集团肉牛事业总部成功落户河口,实现了全市总部经济零的突破。总投资8亿元的孤岛槐林温泉度假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另外,随着汽车营地、跑马场、摄影创作基地等高端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上将实现深度破题。
基建项目
档次高 亮点足 城市环境美
产业项目,是驱动发展的引擎,基建项目就是区域发展的支撑。河口区最大的地缘优势就是临近东营港,是港口经济的纵深腹地,这也是河口区发展的独特优势所在。
“港口兴则河口兴”,这不仅是发展口号,更是深深嵌入河口发展轨迹的理念。当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经济开发区和蓝色经济开发区,如犄角之势,在渤海之滨摆下发展阵势。戮力同心,将其打造成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发展的战略大局。河口区重点抓好东营港城的规划论证,加快推进兴港路建设,积极做好疏港铁路、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快打通连接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的快捷通道,更好地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效应和河口区的腹地支撑作用。
比修路更重要的是,防潮堤建设。今年,河口区启动沾利河至草桥沟段 12.7公里海堤建设,开展潮河至马新河段、沾利河至草桥沟段海堤的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海域测量、地质勘查、数模物模试验报告,完成1.5万亩海域使用证办理。湖滨新区,是河口区城建亮点,也是河口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倾力之作。今年,河口区抓好总投资102亿元的47项城乡建设工程,突出抓好湖滨新区开发建设,搞好深度开发和招商推介,努力打造成为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
民生项目
涵盖广 投入多 倾情民心暖
河口区中心敬老幸福园,花园式的环境、保姆式的服务,成为全区170余名低保老人的乐园。由此,河口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五保老人区级集中供养。这样的民生工程,真正办成了民心工程,河口区把经济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社会效益,转化为群众的欢声笑语。
为民办事,不吝财力,为民谋利,倾注真情。河口区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今年以来,河口区投入10.7亿元,办好“十大民生实事”,比如:加快推进投资1.5亿元的“三校合一”工程、投资3.4亿元的区一中迁建等重点民生工程,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同时,抓好以“阳光190”为龙头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和老年人保障四项政策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并轨。
油地是一家,和睦同发展。河口区健全完善油地协作共建机制,以6310套油田职工住房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油田老小区改造、大院子“退二进三”步伐,进一步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坚持放权放活,积极支持新户镇加快试点强镇建设,鼓励各镇街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石油小镇、旅游名镇、产业强镇,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年初确定的17处村庄拆迁计划现已动工12个,完成拆迁4个,10处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
新闻推荐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早日出现,是全国民众的共同心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的最佳体现。应当看到,自中国搞活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