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场目击者透露,在博源矿业厂区两间平房内,陕西警方搜出一套制造假金砖设备以及大量造假原料。
就在徐建波被抓的同时,博源矿业法定代表人王学文也被警方带走。
消失之人
2016年5月初,陕西潼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称潼关信合)因一笔约2000万元的黄金质押贷款逾期而联系借款人张青民,但张青民一直未接电话。随后,潼关信合工作人员将张青民堵在办公室,张青民借打电话机会逃脱,从此杳无音信。
催款无果,潼关信合决定处置质押黄金,在处置过程中发现黄金掺假。同年5月19日,潼关县公安局正式立案,一起横跨豫陕两省的假黄金骗贷案浮出水面。
随后,潼关信合发现更多的质押用假黄金,涉案金额超过110亿元。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称长安信合)也发现了质押用假黄金,涉案嫌疑人中亦出现张青民的身影。张青民等5人涉嫌先后从长安信合用假黄金骗贷约28亿元,其中张青民涉嫌借用约70人身份证,骗贷金额超过14亿元,质押1932块黄金估值超过20亿元。
多个信息源表明,张青民涉嫌抵押给长安信合的假黄金,钨的含量占62%左右,黄金约占38%,金砖外表是标准金,里面包裹钨块,能骗过普通检测仪器,如不用打钻和熔炼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办案机关发现疑点指向一家金矿企业———博源矿业。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的博源矿业于2007年4月注册成立,股东为张淑民、王学文、徐建波、夏进友、赵发平和张福运。公司成立之初,35岁的张淑民当选为董事长。而张淑民是张青民的兄长。
在以黄金矿藏知名的灵宝市故县镇,张淑民、王学文和赵发平是最早一批的“淘金者”。上世纪90年代,他们靠倒卖金矿石起家。到2004年,稍有积累的张淑民,只身前往深圳从事实物黄金买卖,后从事“现货黄金”生意,并成立深圳市苏秦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2006年,张淑民联手王学文和夏进友,开始筹建博源矿业,很快筹集到数亿元资金。2008年8月,博源矿业正式投产。在黄金市场巅峰期,曾实现年销售收入10.69亿元,利税5000万元的业绩。
知情人透露,早在2005年,张淑民和王学文经长时间摸索,就研究出了黄金掺假配方。
灵宝炒金术
一位知情人透露,在博源矿业建厂之初,几位股东便开始制造假黄金,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套现。其间,恰逢黄金价格逐步走高,他们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在灵宝市,用实物黄金抵押贷款的资本运作模式并不少见。假如每克黄金250元,250万元即可购买1万克黄金,将1万克抵押给银行,以质押率下浮20%计算,可获得200万元的贷款。再用200万元可收购8000克黄金,再将8000克黄金抵押给银行,又可获得160万元贷款。以此循环,250万元可撬动价值约1200多万元的黄金,形成近五倍的杠杆,这就是灵宝传统的“炒金模式”。
黄金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质押在银行的黄金随之增值,不仅可以抵消利息,还能带来丰厚利润。利益驱动之下,博源矿业的一些股东扩大造假规模,从银行套取巨额资金。
知情人告诉记者,制造假黄金之所以选择金属钨,是因为钨的密度与黄金接近,两者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仪器很难测出如此细微的差别。张淑民选择用钨块制造假金砖,还因钨与黄金之间的熔点差距很大。黄金的熔点是1064℃,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从银行收回所质押的假金砖,只要温度达到黄金熔点,很容易将两者分离。
金融机构监管何为
除了检测方法落后于制假术之外,上述案件中,不法分子用假黄金,借用他人身份证,巨额贷款流向少数人却未引起警觉,因此不排除金融机构监管存在问题。《陕西日报》报道,陕西个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始于2003年,在陕西首推这项业务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潼关县支行(下称潼关工行)。由于推行后效益显著,潼关县和邻县灵宝市的一些金融机构也纷纷效仿,此项业务得到迅速扩张。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介绍称,对于个人黄金质押贷款业务,金融机构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潼关信合为例,在质押物检测环节,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黄金先目测,后仪器分析,再水吊检测,并建立有检测记录。
为严格防控制度,潼关信合还规定所有黄金质押贷款,必须有信贷员实地调查报告和质押物检测结果,报经上级审批后方能发放贷款。
令人吃惊的,正是在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假黄金质押骗贷案持续发生。潼关信合超过百亿元涉案金额中,包括渭南市内9家县(区)级信用合作社(农商银行),9家单位与潼关信合签订委托协议,均由潼关信合代办黄金质押贷款业务。记者发现,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陕西省联社)多位高管系渭南籍,另有高管曾长期在渭南市金融机构任职。长安信合理事长也曾在渭南任职,而潼关信合原理事长离任之后,又被返聘至长安信合。此外,潼关信合原主任则在犯罪嫌疑人之一、徐建波的公司任职。目前已知,潼关信合有8名工作人员去年10月被警方带走,其中3位高管已被潼关县检方批捕。该案5名主要骗贷者,与陕西省联社高管是否存在利益纠葛,有待案情披露。
未结之案
利用充足的现金,博源矿业成立后数年内,五大股东即成立了十多家公司,业务涉及房地产、黄金冶炼、金融等领域,并在资本市场上长袖起舞。
2013年9月3日,原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棉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浙江第五季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第五季)将其持有的15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52%),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深圳市明鑫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明鑫)。深圳明鑫是张淑民最早成立的深圳市苏秦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如今,张淑民为公司总经理,其子张鑫鑫持股87.33%。
2013年12月5日,德棉股份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张鑫鑫将担任公司副总,同时拟聘任何亚军任总经理,赵发平为监事会主席。何亚军此前曾任灵宝市农村信用社主任,后任博源矿业总经理助理。2014年11月24日,德棉股份更名为“凯瑞德”。
业内人士分析,张淑民父子进入凯瑞德,意在借壳整合旗下企业,若重组成功则前景无限。孰料当时黄金价格一路走低,加之豫西地区民间信贷危机全面爆发,导致博源矿业股东们危机凸显,陷入困境。
凯瑞德年度报告显示,自2015年6月起,何亚军、张福运、赵发平和张鑫鑫,陆续从凯瑞德离任。
2014年9月1日,博源矿业股权发生重大变化,张淑民、张福运、夏进友和赵发平全部退出。法定代表人由徐建波变更为王学文。博源矿业股东仅剩王学文和徐建波,不过董事长依然是张淑民。博源矿业股权变更后不久,原股东夏进友便神秘失联。
2015年7月24日,张青民为大股东的三门峡德安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安股份),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工商资料显示,博源矿业原股东赵发平,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2015年12月11日,德安股份新三板募资2600万元,而参与认购的深圳天地泰贸易有限公司,监事为张淑民。
陕西潼关假黄金质押骗贷案案发后,引起系列震动。多个信息源证实,张鑫鑫、徐建波、王学文等多人已被潼关警方带走。
2016年8月29日,德安股份披露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张青民、董事长总经理赵发平和监事闫盼盼的家属通知,因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张青民被通缉,赵发平和闫盼盼被采取逮捕的措施。
而赵发平和张青民所持德安股份股权,被潼关县公安局全部冻结。博源矿业股东旗下的公司,除几家空壳公司外,先后被警方冻结。
据知情人透露,在夏进友失联之前,张氏父子就有移民海外卷款潜逃计划。2015年11月,张淑民处理完前期事务后,张青民便在短短两个月内,涉嫌用假黄金从长安信合骗贷约14亿元。案发后,张淑民兄弟俩已逃至海外,并且带走了年迈的父亲。据了解,这起假黄金骗贷案横跨豫陕两省,案情错综复杂,张青民名下骗贷总额就接近一半。据《财经》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随着平凉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陆续开学,“开学经济”也是持续升温,从书市到文化用品市场,从眼镜店到电子商场,都是人气爆棚。各路商家抓住商机,纷纷抢食“开学经济”这块“大蛋糕”。日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