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网络的年代里,两个很能开玩笑的老友在街上偶遇,先是猛烈握手,然后其中一个热情洋溢又意味深长地冒出一句:“哎呀,老朋友啊,我可想死你了,你说这么久都不见你,我还以为你真的死掉了。”老友一听,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我也想死你了,你放心,我们这么好的朋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就是要死,我也会邀你一起的嘛!”说完两人嘻哈大笑,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搂肩搭背着相邀去米粉店填肚子了。这种能“笑谈生死”“无话不说”的亲密朋友,看起来还怪有意思的。
现在,各亲朋团体间有了网络交流群,很多人开始学会“潜水”。不认识的成员姑且不说,就是大家相互认识的同学、曾经的同事或老友,也不乏两三年不冒泡不露头的“潜水专业户”。平时不注意还没什么,猛然有人提起,突然就觉得有一丝拔凉拔凉的担心——这个人到底还“在不在”?还别说,我们在同学群里发动同学聚会时就真碰上了这事。A同学信誓旦旦帮她的旧日好友B同学报了名,打包票说他一定会来参加同学聚会,后来始终不见B同学的回应。经查证,B同学于一年前意外故去了,一个商讨同学聚会的交流群瞬间成了追悼会,大家纷纷唏嘘。因此,亲朋好友群里的“潜水专业户”,没事“嗯嗯哦哦”一下,这也是新社交“潜规则”呢,否则你可能因此被盖下“生死未卜”的印章哦。
相比之下,班里的“话唠”老罗对这个“潜规则”就理解得很到位。有一天,他在群里发出一首歌的链接,写道:“天气太热了,听一首歌来降降温先。”立即有同学回应说“老罗同学,你的歌是空调么,听了能降温的吗?”我也进去凑热闹:“老罗在高温酷暑里都能‘听歌降温\’,证明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而分散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地。再反过来,也证明了老罗同学是个极富浪漫主义和有情趣的人!”一番话,说得那位回应的同学心服口服,老罗也即时发来“咧嘴大笑”的表情。看起来不经意的一句“废话”,也能引发一些有意思的谈话,何乐而不为呢?
在有人关心你的群里,不要吝啬“废话”,哪怕你只是“嗯嗯哦哦”一下,让人知道“你还在”,有时也真是挺好的。
新闻推荐
在诈骗分子的哄骗之下,廖女士差点将三张卡里的700万元人民币转账出去。8月23日,深圳市民廖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警方”的电话,说她涉嫌“洗钱案”,在诈骗分子的哄骗之下,廖女士差点将三张卡里的7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