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易春红,是市戒毒所的民警,入警10多年来,担任着戒毒所医生的职务,巡查诊疗、病情跟踪、叮嘱复疗,一辆手推药车,每天穿梭在戒毒所的每个监区病房前,陪伴着她在戒毒所工作的职业生涯,留下了青春的印记。
双重身份有双重责任,她从中寻找工作价值
2006年,学医的易春红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考取了市戒毒所医生职位,成为一名医生,又是一名警察。在外人看来双重职业身份是很酷的一件事,而易春红却知道其中也担负着双重的职业压力。
刚开始工作时,在戒毒所内关押的戒毒人员已饱和,而医务人员却短缺的情况下,易春红主动挑起了医务工作的重担。新收押的戒毒人员因为毒性发作,自伤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发生的几率非常大;在未脱毒的戒毒人员中,身患传染疾病的患者也极多,安全风险大。面对这些,易春红也有胆怯过,但工作的需要由不得她有半点迟疑,每天深入病房为戒毒人员量身定做脱毒康复方案,解决吸毒人员生理脱毒难题。
学医有很多的工作选择,她却选择了在戒毒所当一名戒毒医生,常有朋友表示不理解,而家属也时有抱怨。“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戒毒所还那么的拼命,值得吗?”常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易春红总能津津乐道劝慰对方:“让一个戒毒人员戒毒成功,不仅仅是救活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救活了一个家庭。我是警察更是医生,只求对得起一位医者之心,这就值!”
顶着安全风险压力,她曾痛哭过
2009年6月13日,由于天气闷热的原因,病区戒毒人员心情变得浮躁。当天下午1时许,易春红接到电话称,女舍病区打群架,并发生严重流血事件。易春红放下电话,迅速赶到医务室,并看到一名女戒毒人员头部血流如注。先止血!易春红顾不上穿戴防护服,紧急上前采取止血措施。经过半小时的紧急施救,戒毒人员成功获得止血。
当终于松了一口气时,易春红才发现自己有两个手指沾满了这名女戒毒人员的血迹。虽然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了消毒,但易春红还是心有余悸,生怕自己因此感染病毒。果然,在疾控中心对新入所戒毒人员抽血筛查HIV时,这名受伤的戒毒人员确诊为HIV携带者。
听到这个消息,易春红当场几近软瘫,心中的恐惧油然而生,可她只能跑到宿舍大哭了一场。干着这份工作,就得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易春红调整好心态,找到了同学和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经过6个月等待评估结果,终获得好消息,一切正常!拿到检查报告,易春红又是一场大哭,上次是因担忧而哭,这次是因庆幸而哭。
心系监所大小事务,为戒毒事业作出贡献
2016年4月17日晚,戒毒人员李某哮喘突发,因同时伴有二期高血压,被列为极高危监管人员。刚值完班在家休息的易春红闻讯后,迅速赶到所里,经仔细诊断后,果断做出外出诊治的建议。为了病患的安全,易春红跟同随行人员将李某送往所外医院救治。在所外医院内,易春红向医务人员提供病情信息、协助办理救助手续,直到李某情况好转后才放心离开,而此时已是次日凌晨4时。10多年来,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放弃休息时间到戒毒所安保,多少次在睡梦中被紧急呼叫赶赴戒毒所,为强戒人员巡诊、观察强戒人员康复动态……
为完善戒毒所医疗管理规范化,易春红依照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亲自制定了《戒毒人员入所康复方案》《在戒人员突发病救治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方案。工作10多年间,易春红5次获得全市公安局嘉奖,2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记者黄清通讯员王晓丹)
新闻推荐
□江初昕老妈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如今,退休在家,含饴弄孙。老爸也在去年退了休,如今赶上了好时代,退休工资又加了几次,可谓衣食无忧。老爸老妈的性格完全相反,老爸性子急躁,而老妈性格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