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少一点戾气多一分阳光 □莫思委

来源:来宾日报 2018-07-23 11:3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在辽宁锦州市南火车站,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地不起。听到求助广播后,正在等车的锦州医科大学学生丁慧立即冲到老人身边,跪在地上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最终老人恢复意识,被送往医院继续治疗。事后,却有一些网友公开质疑她“救人时动作不够规范”。(7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类似质疑在一些社会新闻中经常出现,在正能量的报道下,总有一些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质疑。就拿上述丁慧救人一事来说,也许她的操作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但从处置突发病症、救死扶伤的社会意义这一角度来看,丁慧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全力救人并最终获得成功,难能可贵,值得点赞。须知,这是在生死攸关的救人现场,动作是否规范并非第一考虑要素。不妨试想一下,抗战时期,大夫在硝烟弥漫的环境下抢救伤员,难道也要时时处处达到“规范要求”才施救?因此,我们不应对丁慧的动作求全责备。笔者认为,某些网友提出“质疑”,其实是其灰暗心理作祟的表现。

这些灰暗心理,其丑陋特性集中表现在三点。第一是自命不凡、夜郎自大。一些网友认为自己看问题、做事情都高人一等、胜人一筹,在网络社交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人,不顾他人感受,高谈阔论,即使言语出格、伤害他人也毫不在乎,甚至洋洋自得。第二是标新立异、想当“网红”。做个网络红人,粉丝众多,一呼万应,潇洒自如——这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事。为达到这个目标,一些人忽视常理,不顾道德,专钻牛角尖,通过“唱反调”的方式抛出似是而非的“高见”,以博取众人关注的目光。第三是故意挑事、混淆视听。一些心术不正、道德滑坡的网民,紧盯新闻报道或热门事件中的薄弱环节,故意放大缺点和问题,肆意渲染不和谐气氛,借机挑起事端,混淆视听,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跟着感觉走,成为虚假信息和歪理的扩音器、传声筒。

因此,我们要擦亮慧眼,明辨是非,切勿被那些不客观、不理智的质疑“带节奏”。

新闻推荐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血管疾病小信号—— 说句心里话15

□程蕾蕾微笑型抑郁症病人,需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如果没能得到及时诊治,病人的病情很...

相关新闻:
话石李恋华2018-07-23 09:51
猜你喜欢:
母亲的蒲扇2018-07-23 08:49
评论:(少一点戾气多一分阳光 □莫思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