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童模遭踹,关注家暴更别无视行业隐性暴力

来源:新京报 2019-04-11 01:01   https://www.yybnet.net/

■观察家

如果说家暴是显性暴力,童模行业将孩子推向成人化世界的“前台”则是一种隐性暴力,需要更多公共关照。

据新京报报道,4月9日,一段拍照女童模被一名成年女子脚踹的视频在网络流传。据童模合作商家表示,该女子为女童“妞妞”的妈妈,而“妞妞”与多家店铺合作,接单量大。杭州市妇联法律援助律师王楠称,该踢踹行为涉嫌家庭暴力。4月10日,该女童母亲通过微博发布道歉声明,称绝无虐童伤害之意,只是在沟通教导中动作稍大。

就视频来看,这位母亲踢了孩子一脚的事实无可辩驳。如果这是“偶尔为之”的管教举动,且没有伤害的主观意图和客观事实,或许确实没必要上纲上线。但如果暴力管教成了常态,那涉事母亲恐怕很难摆脱家暴嫌疑,而这就需要事实还原和法律层面的定性。任何针对孩子的家暴都须谴责乃至严惩,为人母者也没有法外“豁免权”。

而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脚踹孩子背后的深层次动机——就如网友所说,踢一下可能没什么大不了,重点是父母拿小孩子挣钱。公众怕就怕,那一记脚踹连着“暴力规训”的深层意味,为的是逼着孩子听话,乖乖接受家长的“安排”。

就在前几天,有媒体发表题为《逐梦童模镇:妈妈,我们明天几点拍照》的报道,呈现了在“中国童装之乡”浙江湖州织里镇数以千计的儿童模特的生活状态。这些学龄前孩子在亲人的带领下,从全国各地而来,加入“童模”队伍——“他们获取着比许多成年人更多的收入,也面对着许多成年人都不曾面对的复杂现实”。

童模被母亲踢,或许就是这种复杂性的冰山一角。比如,当网友在谴责母亲不该拿孩子赚钱时,可能没意识到,在拍摄现场,孩子父母所扮演的其实是“经纪人”角色。而在被踢的镜头之外,童模们受到的约束、规训或者超出年龄阶段的言行“教育”,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而对于女童来说,“被踢”的心理恐吓恐怕也要大于肉体伤害。正因如此,“童模被踢”到底是一种行业性的残酷,还是一个偶发个案,也更值得关注。

有专业人士透露,做童模“并不需要什么才华和创造性,只要听话任大人随便摆布即可”。而“任人摆布”的背后,是一整套行业法则。比如,童模们年龄、身高都有着明确要求;一般有经验的童模一小时可以拍16套衣服,平均每套不到4分钟。

在《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一书中,作者阿什利·米尔斯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对于模特市场的印象:这里高度易变和混乱,被标记为不确定、模仿、不平等和高流动性。而这也同样存在于现实的童模市场中。这也导致,童模要展示的是与服装衬托出来的童真,但其过程恰恰是反童真的。这包括化妆、训练、现场配合等高强度、高度秩序化的“职业”要求,甚至可能还有来自父母和拍摄者的逼迫。

如果说家暴是显性暴力,将孩子推向成人化世界的“前台”则是一种隐性暴力——童模产业对于儿童的“催熟”,是揠苗助长,也是潜在捆绑。它会逼着孩子“主动”配合、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和运转节奏。

毋庸置疑,随着童装市场快速发展,童模等行业应运而生,并无原罪;但个中的混乱、失序以及各种权利、道德边界的争议,也不应该被无视。拍照童模遭妈妈踹只是一个引子,在他(她)们靓丽的形象展示背后,有着怎样的“残酷”和失序,又该如何平衡,则需要更多的公共关照。

□任然(媒体人)

新闻推荐

8岁男孩离奇走失 和陌生少年流浪一天 “朋友圈”接力寻人 男孩父亲对好心市民表示感谢

9日11:03,市民吴先生拨打晚报热线:我8岁的儿子7日晚在福隆园附近走失,我们家人和亲戚朋友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后来,我发了微信...

相关推荐:
小白兔与大灰狼2019-04-10 16:01
不要再漠视2019-04-1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童模遭踹,关注家暴更别无视行业隐性暴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