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点评
□江苏范子军
4月11日,因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图库,中国最大的版权图片交易平台视觉中国引发“众怒”。此后网友发现,国旗和国徽的图片也出现在了视觉中国的版权图库中,针对视觉中国的声讨推至高潮。(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13版)
一张全球高度聚焦的“黑洞”照片让视觉中国版权“黑洞”意外曝光。尽管视觉中国针对质疑最初声称获得欧洲南方天文台授权,但后者明确否认授权一说,重申“黑洞图片向全人类开放,我们欢迎使用”。随后有媒体扒出类似视觉中国这样的版权“霸主”还有多家,这些图片公司有雷同的“发家”套路和相似的“盈利”模式。
把无主、原创者不明、未经授权甚至法律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的图片悉数纳入自家图库,打上“视觉中国”的水印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对未获其许可使用图片者则索取天价赔偿、要挟签订年度合同,这不仅是打着保护版权的旗号侵犯版权,而且妨碍了公共图片资源的合法、有序共享,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版权滥用,而是不折不扣的“占图为王”、巧取豪夺。
网信部门已经成立督导组进驻视觉中国网站,版权“黑洞”后续处理进展尚须拭目以待。我们有必要反思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了版权“黑洞”,“钓鱼维权”“勒索式维权”盈利模式缘何能够奏效,又该拿什么去堵住此类版权“黑洞”?
据媒体报道,视觉中国旗下公司近十年来涉诉讼案件共1.2万余件,平均每天3件,案由绝大部分为起诉他人公司作品侵权,堪称“原告狂魔”。人们不免会纳闷,视觉中国“维权—诉讼—和解—签约”的勒索式商业维权模式为何能够屡试不爽?
堵住版权“黑洞”,说到底还是要回归法治的轨道。一方面,全社会要增强法律意识,增进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自觉,当合法使用图片成普遍、常态现象,就不用在遭遇“碰瓷维权”时低三下四、妥协让步,“图片霸主”勒索便难以得逞;另一方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要得到切实坚守,不能打上图片公司水印就认可其拥有版权、支持其诉讼主张,而必须提供确凿充分的原创、授权证据,并且排除“碰瓷”的嫌疑。歪门邪道“此路不通”,版权保护才能回归正道。
新闻推荐
记者叶露婷特约记者周柳宁晚报讯一名女子遭绑架后被男子带走衣服,最终被锁在酒店里出不来了?经过警方介入了解,发现事情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