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冷宏伟
企业资不抵债可以申请破产,个人欠债还不起怎么办?对此,发改委有了明确说法。近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逐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符合条件的消费负债可依法合理免责,最终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
什么是个人破产制度?为什么要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破产人与“老赖”有啥不一样?什么人能申请个人破产?如果个人破产,欠的花呗还用还吗?
什么是个人破产制度?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印发《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提到了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僵尸企业”如何破产退出;二是分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最终建立全面的个人破产制度。
所谓个人破产制度就是指当个人资不抵债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资产不断增长,个人和家庭参与炒股、炒房,利用信用卡和贷款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因贷款炒股、炒房及信用卡大额透支造成个人资不抵债的情况时有发生。个人破产制度能有效帮助那些超前消费但没能力还贷的人度过由信贷危机而导致的生活困难。
据了解,最高法院是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积极推动者。今年1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执行大会,最高人民法院被报道正在推动出台强制执行法,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关于个人破产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银行行长等曾建议尽快制定个人破产法,以加强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立法。
个人破产制度有哪些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自然人若欠债无法偿还,往往会遭遇持续不断的追债,有的人被迫远走他乡、与家人断绝联系,甚至自杀逃避债务。业内专家认为,个人破产制度建立后,上述这些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同时,个人破产制度还能帮助那些因为不可抗力而无法偿还债务的人。比如因为自然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毁,其中大量的商品房都存在尚未还清的银行按揭贷款,由于没有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因而不能够依据破产程序,对那些确实无力偿还房屋贷款的个人或家庭依法免除债务,银行也不能够依法核销相关贷款。
个人破产制度的设立,对于陷入严重财务困境的个人来说,可以通过个人破产程序,依法免除一定的债务,使其能够重新通过努力实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破产制度对陷入严重财务困境的个人或家庭来说,实际上能够起到相当的保护作用。
也就是说,债务人如果资不抵债,也可以依法申请破产保护,在生活受到极大限制、个人声誉受损的条件下,债务可以得到一定免除,防止出现背上沉重债务后四处逃债甚至自杀的现象。
个人破产了就不用还钱了?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破产制度对破产人的限制,与对“老赖”的限制存在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老赖”基于失信受限后,债务一分钱都不会少,但个人在破产并受到限制后,因为部分债务会获得豁免,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申请个人破产需要什么条件呢?从已经实行个人破产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大部分以经济状况作为申请破产的条件。比如,在香港,需要提交说明书,使法院相信其人已经没有能力偿还债务。
不少网友在看到个人破产中的“对其债务进行豁免”、“帮助没钱还债的人度过危机”等概念后,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个人破产了就不用还钱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徐阳光指出,不要以为只要申请破产就可获得免责,更不要将个人破产等同于“逃废”个人债务。
徐阳光表示,对于可免责的债务,有的国家明确规定以偿还部分债务作为免责的条件,有的则是对债务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持续3—5年)的经济生活进行限制,通过事先确定的债务调整方案或者清偿方案来调整。
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破产人的破产期间为4—5年,在住房方面,破产人最长可以居住在其所有的房产内12个月,期满后破产人必须腾退后交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将其变现偿还债务。在日常生活中,破产人除保留必要的日常生活开支外,其他全部收入均应交付给受托人用于偿还债务;破产人也不得有任何高消费行为;在信贷消费超过100港币时,应当事先向对方告知其破产人的身份。
业内人士预计,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推出后,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范围,之后再通过立法进行完善,这个过程最少需要3年时间。
新闻推荐
一则蚂蚁金服内部员工因受贿获刑的消息引发关注。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判决书,蚂蚁金服2位80后员工利用负责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