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勇文/图
【记忆】过去生病不敢去医院
“俗话说,啥子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啥子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钱。过去,生病特别是生了重病,一家人都恼火,大笔的医疗费用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
廖文虎告诉记者,2008年以前,大水井村有一位姓张的村民得了肾病住院,老婆孩子为了给他筹钱治病,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镇政府和村里还发动工作人员和村民给他们家捐钱。现在他去世了,但家里却欠了很多债。为了还债,他的儿女都到外地去打工挣钱了,一家人很少团聚。
“那时候,看到张老头的情况,我们都感到害怕。”廖文虎说,以前生了病,村民们大多数都硬扛着,不敢去医院看病。有些人因为不去医院看病,最后小病拖成大病,花费了很多钱去治疗。
2008年,西区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区民政局建立了农村困难群体医疗救助信息平台。村民每人每年只需要交纳20元就可以享受到每月100元的医药费报销(2011年,按相关政策上涨为每人每年交纳30元)。廖文虎全家6口人都参加了新农合,现在生了小病到指定的医院和门诊去看病,可以享受100元的报销。得了重病住院,也可以按照政策规定的比例进行报销。
【现场】参保有保障 患病不用愁
9月18日,一个身穿灰色背心的老人走进西区卫生局财务室,拿出自己的户口簿、住院医疗证明等资料递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拿出一张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偿核算表,让老人签字、按手印。办完手续,工作人员拿出16362元钱交给老人。老人接过钱,高兴地说:“谢谢,谢谢!”
“请问您贵姓,得了什么病?”记者问老人。
“我叫廖文虎,得了肺癌。”老人告诉记者,今年63岁的他是西区格里坪镇大水井村民,全家有6口人。2010年4月,他生病住进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
记者:“肺癌?得了这种病,您还这么乐观?”
“有啥子愁的嘛,反正病都得了,愁也愁不好,何况现在我参加了新农合,生病住院医药费能报销,看病有了保障。”廖文虎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到今年9月,他住院治病前后花了10多万元,大部分医疗费都通过新农合政策得到了报销。现在,除了日常治疗,他时不时还到成都华西医院治疗,费用方面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讲述】政策普惠 农民看病不再难
“现在参加了新农合,生病看病能报销,我们心里都有了底。”廖文虎说,希望今后能出台更多的政策,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
“为了方便村民看病报账,新农合实行即时结报。”西区卫生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西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助的人数为8777人,参合率为96.41%。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累计筹集资金249.28万元,总支出资金88.9万元,其中住院补偿支出47.13万元,二次补偿支出40.75万元,门诊统筹支出1.02万元,累计受益1120人次。
“新农合基金筹集是由财政补助和农民个人缴费组成。”市卫生局基妇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攀枝花市的经济发展,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在逐年调整提高,2011年全市农村参合人员为47.95万人,每年人均补助已提高到230元,补偿病种扩大到17种,现在参合农民每年最高可以享受5万元的补助报销。
【数字印证】
2005年1月,米易县率先在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8年1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攀枝花市三区两县,至2011年7月末,共有47.95万人参加。
截至2011年7月,全市新农合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84个,定点医院已经全面实施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出院即时结算报销。
截至2011年7月末,全市累计筹集新农合基金2.963亿元;累计补助参合农民67.93万人次,补助金额达2.01亿元。
新闻推荐
受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法院委托,我公司定于2011年10月14日10:00在渡仁西线新开源旧车交易市场会议厅拍卖以下标的:机器设备自制搅拌机、干燥机、离心机、通风机等生产设备。拍卖参考价55221...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