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曹海峰每晚时市民曾林都会准时来到市体育场锻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1-25 13: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曹海峰

每晚9时,市民曾林都会准时来到市体育场锻炼身体。“每晚来这里运动的人很多,来这里锻炼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个习惯。”体育场里不断壮大的健身群体,让曾林真切感受到全民健身带来的巨大活力。

而此时,在攀枝花市的社区广场、全民健身路径,农村体育健身场所,一幕幕健身场面也正激情上演。“全民健身”已经不是一句口号。

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11月20日20时,竹湖园广场上音乐悠扬,百余名市民踏着节奏翩翩起舞。

“我每天晚上都要来跳上几曲,一不跳就觉得少点啥。”市民刘桂英一边说,一边扭起秧歌。而像竹湖园广场这种晨晚健身点,在攀枝花市就有1000多个,平均每天有一万多人次参与健身活动。

全民健身理念已逐渐融入攀枝花人的日常生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民族健身舞等受到大众广泛欢迎。群众体育的触角,由学校、单位、城市社区延伸到了广大农村,开展体育休闲健身成为大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体育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格局,初步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级体育协会及行业体协90个,各级各类健身辅导站331个。全市44个乡镇、16个街办全部成立了体育健身活动领导机构,建立了综合文化站和老年人体育协会,12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全市35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文体活动室,并按照每年每村6000元标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在市体育局注册备案的健身辅导站205个,常年坚持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8000余人。在各区(县)注册备案的健身辅导站132个,各健身辅导站常年坚持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4000人,开展的健身项目有健身球操、秧歌、腰鼓、篮球、羽毛球、自行车等数十个,全民健身组织机构日趋完善。体育人口达全市总人口46%。

运动覆盖城市每个角落

11月21日17时,家住南山社区的姚轩来到仁和区前进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篮球场,打了一场篮球赛。爱好篮球的他曾经一度为找不到篮球场地而烦心,现在他再也不用烦心了,因为家门口和附近的村子都建起篮球场。

这正是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成果。如今,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你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运动场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兴建公共体育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目前,攀枝花市已拥有体育场、体育馆、民族体育馆、室内恒温游泳池、室外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等多个体育场馆,在日常及节假日期间向市民免费或优惠开放。全市44个乡镇,352个行政村都建成了包括标准篮球场、乒乓球台和综合楼在内的综合性文体设施。总投资8千多万元,在全市建成39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体育场地面积达287480平方米。目前,攀枝花市已在有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投入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已投放安装全民健身路径330套,基本上实现了平均一个社区拥有1至2套健身路径的目标。

同时,攀枝花市还积极打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乡镇,米易县丙谷镇、仁和区前进镇成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乡镇,建设工作已完成。今年,仁和区仁和镇、盐边县桐子林镇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乡镇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截至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十五”期间0.59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至1.079平方米。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群众性体育竞赛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杠杆。近年来,(紧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12月2日,市检察院在仁和区检察院举行“‘走基层\’检察开放日”活动。攀枝花市各级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特约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等18人,参观了仁和区检察院专业...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曹海峰每晚时市民曾林都会准时来到市体育场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