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易德文
本报记者 梁波
最近,米易县文体路上出现了一件新鲜事,以往看见城管就像老鼠看见猫似的水果小商贩们,突然对县城管局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0月27日,记者来到米易县文体路,看见这个临时水果市场已建起了两排整齐划一的铁皮货柜,原来走街串巷叫卖的水果商贩有了固定摊位。
一位文体路的住户告诉记者,米易水果四季不间断。位于文体路旁的城南农贸市场早期曾是水果交易市场,后来变成农产品贸易市场。因为农贸市场面积有限,无足够的位置容纳农户的自产水果和水果商贩的水果。
市场里没有了位置,部分农户和水果商贩就在文体路一带摆摊设点或挑起箩筐沿街叫卖。占道经营、沿街叫卖成为文体路城市管理的难点。
为此,县政府规定:每年4—9月,县城文体路作为水果临时市场。虽然对水果贩卖进行了规范,但是占道经营,脏、乱、差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米易县城管局副局长徐晓松告诉记者:“今年9月初,城管局给文体路的临时水果市场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摊点在9月底全部撤走。但是因气候等因素,今年的水果仍在旺销,文体路上的几个水果商贩主动找到县城管局,要求延长水果销售的时间,并表示将主动参与临时水果市场的规范管理,愿意搞好文体路水果商贩的自我管理和街道卫生管理。”
“商贩们的请求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徐晓松马上给县政府汇报了这件事情,县政府同意将水果临时交易市场关闭时间后延。
配合城市管理,县城管局又推出了一个新举措。9月中旬,城管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到文体路现场调研并征求商贩意见,决定为商贩设计货柜,由商贩出资按统一尺寸定制50个水果货柜。
“这一举措获得了农户、水果商贩好评,大家一致同意。”徐晓松说。
10月15日,按统一标准做好的50个货柜安装在了文体路下段(米易县老电影院旁)道路两边,每只货柜长2.6米、宽1.9米、高1米,两边货柜总长有80多米。
米易县城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货柜占地面积小,容纳水果量大,利于水果的摆放、销售。同时,我们还要求商贩必须在货柜旁放置一个垃圾桶,用来装破损水果、果皮等垃圾。”
“真的太好了。以前被城管赶来赶去,水果卖得伤心。自从有了固定摊位,有了新货柜,再也不担心城管来赶,顾客挑选水果也方便,生意好多了,每天可以多卖300元左右。感谢城管局为我们水果商贩办了一件大实事。”10月27日,来自四川安岳的水果商贩付光洪在自己的两个新货柜前,一边为客人装水果,一边向记者说起了心里话。
因为有了固定摊位,付光洪增加了水果品种,从米易当地、会理等地方批发了石榴、晚熟芒果、西瓜、橘子、香蕉等20多种水果,生意做得很火。
刚从农贸市场买菜出来的居民周小丽告诉记者:“现在水果市场干干净净、正规多了,水果种类多、新鲜、价格也公道,我总会隔三差五到这儿来挑点水果回去。”
新闻推荐
代表团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东区24161050攀钢561930米易县9...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