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心中有数
1月26日(正月初四)7时许,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农民李从新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大棚地里采摘苦瓜。虽然年未过完,但李从新决定把头茬苦瓜拉到市场上卖,因为这几天米易农贸市场上的苦瓜价格高达4.2元一斤。
“全靠施肥建议卡帮忙,我家今年的苦瓜品质和数量都上去了。”站在自家30摄氏度的温暖大棚里,李从新开心地对记者说,“这两年,靠着政府推广科学种田,我们村的大棚蔬菜发展很快。”
李从新说的施肥建议卡,是米易县农牧局土壤肥料站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米易县于2006年开始实施这一项目。米易县土壤肥料站对全县的农业用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制定了米易县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根据土壤的变化,实行一年一卡。从2007年以来,李从新已连续4年使用施肥建议卡。
“这些年,随着施肥建议卡的发放和产生的直接效益,农民得到了实惠,科学施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改良土壤,使农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现成为很多农民的心愿,许多乡镇、村组的农户还会主动把土壤抽样送到我们这里,进行检验。”米易农牧局土壤肥料站站长张军说。
李从新采摘完苦瓜,开始按施肥建议卡调配肥料。他说,根据施肥建议卡很容易就能制定苦瓜的施肥指南:秧苗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要分别施氮肥,氮、磷、钾平行肥,钾肥。每亩施肥的用量也很清楚,比如施基肥的时候,需46%的尿素20到40公斤,要用50到70公斤水溶解;而施追肥的时候,开花期需施清粪水1000—1500公斤;结果期需40-45%的复合肥50到80公斤,兑水120公斤到160公斤,最后通过滴灌管网施肥进大棚。
“现在村里的农户都很依赖施肥建议卡,到了施肥的时候,村民就严格按照建议卡的肥料配方比例,在家里用秤称肥料,然后运到地里施肥。有的农户则直接把肥料运到地里,按照建议卡的比例在田间地头兑水后施肥。”
李从新算了一笔账:以前每亩肥料钱约3500元,使用施肥建议卡后,每亩只需1800到2000元。他家有3.2亩地,以前肥料资金需要12000多元,现在只需要6000元到7000元,减少了一半。原来每亩大棚的收入二万二三,现在可以达到二万五六。
撒莲镇禹王宫村村民王光华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以前施肥全靠感觉,浪费大。自从用上了施肥建议卡那就方便多了,这个卡简单易懂,一看就能明白,施肥时间、肥料配方、施肥方式都写得清清楚楚,按这个卡来种田种地,产量高,价格高,还能节省很大一笔施肥费用。”
因地制宜,科学制卡
测土配方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状况,从2006年第一次全面采集土壤样品开始,我们便对全县的12个乡镇、8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取样,几乎达到了50亩一个采集点。”
张军告诉记者,6年来,米易施肥建议卡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增收之“便”进行科学求实的“变”,共计采集土壤样品6850个,发放施肥建议卡38.79万份,进行配方肥推广的农业用地面积累计189万亩,为农业用地的土壤改良、农产品提质增量、农民致富增收给予了科技支撑。
“过去,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突出,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农作物质量、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军介绍,从2006年到2008年,米易县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2008到2010年又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巩固县,每年国家下拨的资金从25万到100万不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施肥建议卡是一年制作一次,每年都不同。”县土壤肥料站的工作人员罗红梅对记者说。
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罗红梅是2010年分到米易县土壤肥料站的,专攻土壤分析的她是县土壤肥料站的“宝贝疙瘩”。
罗红梅介绍,每年施肥建议卡的制定出台都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确定配方施肥的农业用地推广面积,接着开始采集土壤样品、植株样品,然后进行田间肥效试验、校正试验,再进行农户调查,有了详实的资料后才开始正式制作肥料配方卡,最后才能发放到农户手里。“每一个乡镇、村组因为土壤结构不一样,所以施肥建议卡也不一样。”
罗红梅向记者回忆起了一件往事:2011年7月,县土壤肥料站到垭口镇安全村采集土壤样本,为2012年的施肥建议卡做准备,一个男同事有事,原本作为记录员的她担任了采样员。采集土壤样本是一个力气活,一块1亩大小的地,要采用S型和梅花型采样法选取5个采样点,采样器是很重的钢制空心铁锹,一个点的插入深度必须达到1米,还要旋转后才能采出样品。“那一次采样,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中午12点半,采完样后,我的手捏筷子都在抖,两个脚也不听使唤。”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带动作用,让科技真正服务“三农”,米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推广测土配方工作。2011年,米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2万亩。其中,水稻9.6万亩、玉米3.2万亩、小麦1.6万亩、蔬菜7.2万亩、烟草5.2万亩、水果5.2万亩。全县累计发放的配方施肥建议卡5.19万份,根据土壤肥力和相应作物目标产量、需肥特性,详细介绍了茄果类、豆类、瓜类蔬菜以及水稻、玉米等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施肥时间、肥料配方、养分含量、用量、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切实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很多农户科技知识不足,土壤肥料站不光发放施肥建议卡,还多次配合农牧局其他相关部门,到村上、组上甚至田间地头去对农民进行土壤知识培训。记者从县农牧局的一份资料上看到,2007、2008年是发放施肥建议卡最多的两年,都达到了10万份;而2009年是培训人数最多的一年,相关农技人员和农户,有4万人得到了培训。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卢明特约通讯员易德文)2月4日,米易县芒果专业技术协会在新山乡举办全县晚熟芒果栽培技术骨干培训班,来自全县适宜发展芒果的10个乡镇的近100名示范户参加了培训。培训由具有丰富实践...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